兩會隨筆 | 從群眾期盼中找準政策發力點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把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待帶到會場,深入交流、共商對策,讓“百姓盼的”和“黨和政府干的”緊緊相連。在他們忙碌的身影里,有百姓冷暖,有萬家憂樂,有無數普通人的夢想。
“群眾利益無小事”。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清潔取暖……百姓的一件件一樁樁“小事”,習近平總書記擺在案頭、記在心中,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一次次成為改革的關注點、發力點。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牽動著每個人、每個家庭和全社會的心。群眾期盼擁有更高質量的就業,不僅能滿足溫飽,還能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有委員認為,就業工作涉及經濟社會各方面、全過程,制定政策要突出就業優先導向,讓普惠精準的就業政策協同發力,覆蓋各類就業群體。有代表建議,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著力拓展崗位、優化服務,形成一整套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不僅要“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還要“看得好病、看得舒心”。有代表建議,解決看病扎堆問題、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需要進一步引導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激活基層醫療機構,做好患者分流,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模式,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精準診療能力。還有委員指出,基層中醫藥服務依然存在特色優勢不突出、中醫藥人員數量不足、隊伍不穩定等問題,需要加強財政投入,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建設,提升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服務水平。
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多方面需求,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適老化改造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有委員提出,在對社區硬件設施進行適老化系統改造的同時,調整優化養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構建城鎮適老化社區智能化康養服務平臺,讓更多老年人實現居家康養生活。還有代表建議,積極推進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加強智慧養老、養老照護和社區照護等領域交叉合作,構建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實施優化孤寡老人服務行動和失能老人照護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政策制定和出臺“牽一發動全身”,不能是主觀臆想,不能“估摸著來”,而要建立在對群眾期盼的精準把握上。只有將群眾期盼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緊密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共鳴和效益,找到最可行的解決問題之道。經濟社會發展步伐行進到哪里,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需求在哪里,我們的政策發力就應跟進到哪里。
(責編:常濱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