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農人”祖少華:“把最好的青春獻給農業”
編者按:耕耘天地間,美麗新畫卷。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回歸鄉野、扎根農村。這些“新農人”運用新理念、運用新技術、推廣新模式,在廣闊的天地間大顯身手,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潮流,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本報開設“耕耘天地間的‘新農人’”欄目,感受他們投身鄉村的熱情,聆聽他們矢志奮斗的故事。
初春時節,春寒料峭,祖少華緊裹大衣,快步行進在沃野田疇間。身旁,一棟棟智能玻璃溫室拔地而起,她那個五彩斑斕的“數字農業夢”正在照進現實。祖少華,“80后”,省人大代表、山東樂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優秀青年企業家、高級農藝師……這些年一路走來,她對“新農人”這一職業有著執著的追求。“把最好的青春獻給農業”,祖少華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數字化大棚結出“智慧果”
“自古文明膏腴地,齊魯必爭汶陽田”,祖少華投資5800萬元建立的樂汶數字農業產業園,位于“汶陽田”腹地肥城市安駕莊鎮。走進產業園,滿滿的科技感強烈地沖擊著人們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認知。
智能玻璃溫室視野通透、外形流暢,大屏幕上實時顯示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酸堿度、水肥等數據一目了然。管理人員指尖輕觸,遮陽簾、水肥一體化等設備自動開啟,科技的加持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2萬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僅由1人管理。
這里的種出的番茄科技范十足。“通過土壤數字監測、水肥配比動態調整,‘想甜就甜、想酸就酸’,種出‘眾口可調’的番茄。”祖少華說著,向記者展示育苗設施。
數字化的種植技術實現了產品質量可控,也帶來效益提升。“單個智能玻璃溫室可種1萬棵番茄,每棵番茄結果10公斤左右。由于品質高,每公斤番茄的市場價格在40元左右,經濟效益顯著。”祖少華說,目前,產業園內種植了普羅旺斯、黃金仔、檸檬蜜、黑珍珠等諸多番茄品種,他們也注冊了自己的番茄品牌。海底撈、光明集團等知名企業都是他們的“合作伙伴”,產品未上架便被直接預定。
緊鄰的智能溫室里,80萬株火焰南天竹向陽而生,生機勃勃。得益于現代化的生產手段,植物生長環境無憂。5月份,這些苗木就將走上市場。之后,空出的大棚里,草莓育苗將無縫隙“上線”。在祖少華看來,現代農業是對時間和空間的高效利用,有了智能化玻璃溫室,數字農業便有了載體。
扎根第二故鄉的“肥城人”
“我的姥爺、父母都是醫生。大家都沒想到,我會成為職業農民。”回想起這些年所走過的路,祖少華感慨萬千,“成長的路上有成功的喜悅,有失敗的挫折,但我始終相信,‘新農人’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2012年,在河北老家從事裝飾裝修事業的祖少華,看到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廣闊,便決定轉型農業。2014年,她通過招商引資來到肥城。“轉換地域、賽道,意味著事業重新起步。在我心中,泰山有著很重的分量,可謂慕名而來。”祖少華說,現代農業怎么發展?走何路徑?這都是她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時觀光農業剛剛興起。”祖少華說,她的首個項目主打觀光采摘,落地潮泉鎮。修路、裝護欄,架水電網……建設中的點點滴滴,依然歷歷在目,設施建設前前后后干了6個月,沒怎么干過體力活的祖少華,體會到了農業生產的艱辛。
“人家刮風下雨往家跑,我是天氣越壞越往外走。”祖少華說,工人下班回了家,她依然在勞作,遇到嚴寒天氣,通宵達旦獨自在大棚里點火增溫是常事。皮膚曬得黝黑,手上磨出繭子……家人看了心疼不已,都勸她別干了,但外表柔軟、內心堅強的祖少華沒有放棄,“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選擇了,就得干出點名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座觀光農業采摘園從丘陵上躍然呈現。行情火爆時,基地一年營業額達到300多萬元,實現了自身發展,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雖是觀光農業,但水資源缺乏等因素讓當初的基地面臨“靠天吃飯”的窘境,祖少華意識到,發展節約資源的數字農業是未來必須要走的一條路。為了掌握前沿技術,她前往荷蘭、德國等國家考察,走上了產業升級之路。
2019年,祖少華來到安駕莊鎮,建設數字農業產業園。扎根肥城的她愈加熱愛這片土地,有外地政府慕名前來招引,給出優惠政策,她果斷拒絕了。她還把自己與孩子的戶口落到了肥城,“這里的營商環境很好,民風淳樸、重情義、守信用,環境安全穩定。我現在也是地地道道的肥城人。”祖少華笑著說。
描繪五彩“數字農業夢”
如今,新質生產力成為熱門詞匯。在農業生產領域,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非常顯著。
作為鄉村振興的“弄潮兒”,祖少華的“數字農業夢”越繪越精彩,越寫越灑脫。去年底,樂汶數字農業產業園二期工程開工,目前主體建設完工,后期還將開展農副產品深加工。
“作為‘新農人’,不僅要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更要跟得上時代步伐。”祖少華說,新的機遇已然來臨。泰安大力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特別是在番茄產業育種制種方面,持續推進泰山番茄研究院建設,打造國際先進的蔬菜種苗研發高地。“要素在朝著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匯聚,比如當地推行的‘一塊田’改革,推動‘小田變大田’。產業園也具備了成方連片發展的條件。”祖少華表示,樂汶農業在番茄種植領域有著成熟的技術以及完善的設備,未來,他們將做好番茄育種銜接工作,發揮好數字農業產業園的示范、推廣作用,助力我市番茄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是一場接力賽、耐力賽,沒有捷徑可言。”面對事業發展帶來的諸多殊榮,祖少華說,自己只是有幸站到了“新農人”的隊伍里,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她將把最好的青春獻給農業。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記者 李海靜 鄭凱攝影 陳陽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