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熱點丨金融“春雨”助春耕 田疇沃野繪“興”圖
今年以來,全市主要涉農銀行機構累計發放春耕備耕類貸款39.69億元,同比增加79.27%
金融“春雨”助春耕 田疇沃野繪“興”圖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陽春三月,在明媚的春光里,春管、春耕、春種進入了繁忙階段,泰汶大地上,正徐徐展開美麗動人的“春耕畫卷”。為購買種子、化肥、農機提供支持,為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產業鏈建設助力……在春耕繁忙中,一場場金融“春雨”滋養春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今年開春后,我市各級金融機構配合春耕的節奏和步伐,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好收成打下好基礎。
優化服務,讓更多金融活水觸達“最后一公里”
金融支持春耕備耕,要順應農時、提早發力。春耕生產有序開展,泰安銀行已提前組建金融服務小隊,讓更多金融活水觸達“最后一公里”。
“資金是我的一塊心病,沒有錢,很多活根本沒法干。”鄭先生是東平縣戴廟鎮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憑著多年的辛勤勞作,鄭先生經營種植的大棚規模日益擴大。目前承包著19公頃土地,經營種植15個大棚,分別種植大頭菜和西蘭花等經濟作物。可最近手頭流動資金缺乏,原有老舊大棚得不到及時維修和養護,讓鄭先生犯了愁。
泰安銀行東平戴廟支行了解到客戶的難處后,第一時間組織客戶經理聯系到鄭先生,向其制定出專屬的貸款方案,鄭先生很快就獲得了20萬元的貸款,而且享受了利率補貼,極大降低了資金成本。同時,泰安銀行高效的審批、專業的服務給鄭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續簡單,放款很快。別小看這筆貸款,它使我原有的大棚得到了及時的維修和養護,避免了經濟損失。”鄭先生拿到貸款后開心地說。
春暖花開,正值農時,泰安銀行積極支持春耕備播,針對春耕備播“農時短、需求急”的特點,搶先抓早,提前部署各項工作,優化資源配置,持續提升服務質效,為春耕備播保駕護航。截至目前,泰安銀行累計投放春耕備耕貸款超0.44億元,惠及農戶30余戶,有效支持春耕備播工作。
近年來,泰安銀行為滿足春耕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務農戶經營主體,解決農戶擔保難、抵押難的問題,不斷創新業務模式,豐富產品體系,結合所在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和優勢地域農產品,圍繞糧食、大豆、蔬菜、果業、畜產品、水產品等優勢特色產業,針對農戶生產經營特點,量身定制特色金融產品,目前涉農產品已達10余種。截至目前,泰安銀行普惠涉農余額超37億元,有力地帶動農民共同致富,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推行“農政銀擔”模式,農戶“貸款難”向擔保“省心力”轉變
“您的賬戶已到款300萬元。”接到手機銀行推送的短信,肥城市豐益合作社負責人安軍把短信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不停念叨著“不可思議”。
不怪安軍吃驚,在農村,個人貸款300萬元那是了不得的大事,跑上幾個月都是常態。而他的這筆貸款,從在網上提出融資申請到收到款項,僅花費幾天的時間。安軍所負責的糧食合作社占地34.9公頃,最近幾年面臨著合作社轉型升級,資金缺口比較大。“‘魯擔惠農貸’可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安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筆資金由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擔保,減免了擔保費。以前在銀行機構貸款100萬元,1年的利息就是6至7萬元。而如今通過‘惠農貸’,同樣的貸款數額,利息1年只有2至3萬元。像我這個貸款數額,1年就省了十幾萬元。”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安軍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從小農經濟到合作社規模化經營,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但是,農業主體普遍存在的輕資產、缺抵押、信用記錄不完善等問題,導致金融機構對涉農業務的內在積極性不高。個別金融機構有心開拓農村市場,也受困于手段少、風險高、成本高等難題。
在這種情況下,由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推動的“農政銀擔”合作模式,帶著支農、惠農的使命應運而生。“通過在農戶、政府、銀行和擔保機構間實現信息互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結成了鄉村振興金融支農共同體。”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泰安市管理中心肥城辦事處業務副經理朱凱告訴記者,針對農戶的不同需求,該公司產品在“魯擔惠農貸”的基礎上做了細分,有針對農戶貸款的“農耕貸”,針對村集體貸款的“強村貸”等,推動由農戶“貸款難”向擔保“省心力”、由傳統“送資金”向服務“全鏈條”、由放款“靠腿跑”向全程“掌上辦”轉變。截至今年2月,肥城市累計擔保5491戶,金額27.47億元,占我市累保的25%,在保農戶1146戶,金額6億元,累保、新增及在保額均居全市首位。
協同發力,增強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業生產安全乃新春開局頭等大事。
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入“三農”領域,離不開政策的引導支持。近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安監管分局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引導全市銀行業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穩步加大信貸資金投入,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效,有效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春耕時節,繁忙的不僅是農民,還有無數深入農村末梢的涉農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他們用不停地奔走打通“最后一公里”,讓更多金融服務進村、入戶、到田,增強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
在春耕備耕農忙時節,我市銀行業、保險業加大對春耕春種的金融支持,全力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安監管分局督促指導全市銀行業、保險業加大金融支農、惠農力度,強化信貸投放,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全力做好2024年春耕備耕‘護航’工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安監管分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在產品創新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安監管分局積極引導全市銀行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支持“三農”領域產品體系,持續為農業生產注入金融“活水”;同時,聚焦重點領域,指導全市銀行機構聚焦種糧大戶、農機農資供應、糧食加工流通、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突出抓好春耕備耕金融支持。
農時不等人,春耕期間,金融服務在不斷拓展服務半徑的同時,還要努力提升響應速度。為了更好滿足短、頻、急的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各地金融機構紛紛加快涉農貸款投放。在各項政策支持下,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入“三農”領域。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安監管分局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全市主要涉農銀行機構累計發放春耕備耕類貸款39.69億元,同比增加79.27%;截至目前,春耕備耕類貸款余額14.18億元,同比增加29.62%,惠及農戶2876戶。
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是糧食豐收的重要前提。春耕是檢驗金融服務“三農”能力的一場大考,我市各級金融機構將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化支持實體經濟和產業的能力,為增強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貢獻更多金融智慧。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記者 蘇婷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