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數據價值,留下“無形財富” 泰安市積極探索數據資源資產化新路徑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秦承嬌 張汶寧 審核 晁彤彤)為給游客創造更好的出行體驗,山東泰安在去年上線了“泰山易停”小程序,游客可以登錄小程序導航全市經營性及公共性停車場、查詢空余停車位并一鍵繳費。
“春節假期,‘泰山易停’平臺累計使用用戶3.97萬人,訪問量14萬余次,提供停車服務29.1萬次。”項目技術負責方東信智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文文介紹,自“泰山易停”平臺上線以來,已經累計服務用戶59.1萬人,提供停車服務623萬次。而這些數據,都是一筆筆“無形財富”。
“車輛進入停車場以后,它的信息便進入了我們的數據池,數據池在技術架構上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密級配置,在保證數據安全可控的情況下,系統會對數據清洗,清洗掉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隨后對海量數據形成分析結果,這些結果經過確權以后,最終可以像商品一樣進入國家認可的信息交易平臺出售。”劉文文介紹,通過他們研發的系統,可以分析出新能源車輛的占比和趨勢,車型、車企數據等等,這些都會對市場生產等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
去年年末,市屬國有企業泰山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公司自有的“泰山易停”停車數據資產成功獲得銀行融資1500萬元,成為全市首個將自身運營形成的數據資產實現融資的成功案例。
為加快打通數據要素市場生態體系“大動脈”,近年來,泰安市大數據中心通過對全市各級各部門業務系統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厘清數據資源現狀,建立數據資源體系全量清單,形成了全市數據資產“一本賬”。同時,加大數據匯集力度,拓展數據匯聚范圍,泰安市大數據中心先后推動教育、社保、公安等重點公共數據向市大數據平臺歸集。截至目前,共匯聚公共數據61億余條,為泰安市數字強市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在這方面,泰安市國資國企先行先試,根據市屬企業集團功能定位及數據資源類型,將市屬四個集團運營數據分為公共數據和自營數據兩個類別,開展數據資源摸底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供水、供熱、供氣、停車、公交、文旅等6大類數據資源目錄,正有序分類推動市屬企業數據確權、數據入表、價值評估等工作,全面推行數據資產入表。
以泰山新基建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公共數據資源搭建的“政保通”平臺為例,平臺向商業保險機構依法依規授權使用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實現社會醫保與商業保險信息共享,保險理賠“零跑腿”“零材料”“速結算”,普通健康保險平均賠付時間由10余天壓縮到1天,最快賠付時間為2分鐘。目前,平臺已與9家主流保險機構業務系統完成對接,累計服務10余萬人次。
“看到并挖掘數據價值,改變了過去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只有投入、甚少產出的難題,下一步,泰安市國資委將健全數據交易市場和數據資產交易機制,努力促進資產資源匯聚向資產資源運營轉變,以運營收益反哺項目建設,實現‘源于數據、用于數據’,為數據財政轉型作出有益探索。”泰安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金萍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