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報告,感受信心的生長
今日驚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從山東濟南,來到首都北京,近距離觀察這場春天的盛會,更直觀地感受,國策與民意的同頻共振,愿景與行動的緊密相連。
全國兩會,歷來都是施政的風向標、經濟的晴雨表。傾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一項項成就、一串串數字,其中有中國之治的彰顯,有發展之質的變化,飽含信心與希望,展現底氣與勢頭。
大國的底氣與信心,源自宏觀整體,亦源自微觀個體。
宏觀敘事中,行進中的中國,堅持硬道理,追求高質量,在攻堅克難中穩住了大盤,在爬坡過坎中強壯了筋骨,不斷實現“形”穩“勢”升。
微觀視野里,敢闖敢拼的企業家,聚力攻關的科技工作者,奔走不停的快遞小哥,在個體與時代的交織中,用“具體”的價值,用“行動”的力量,共同支撐起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
山東,是中國經濟澎湃活力的縮影,自然可以為這樣的信心找到更多落點,寫下更多注腳。
這是最近發生的幾個場景片段:
40天春運客流量預計達到上億人次,春節檔電影票房位居全國第2,春節假期8天攬客2600萬人次,零售、餐飲、家電、新能源汽車市場紅紅火火……
正如外界說的,這個春節,山東不一般,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大家一次又一次前往,到山東來、買山東貨、過山東年,讓山東年味足、人氣旺、消費熱。
2月24日,滕州市美術館,小朋友在“筑夢新時代·喜樂鬧元宵”活動中參加趣味游戲。 元宵佳節,山東各地舉辦豐富多樣活動迎接節日的到來。
我們看到了一個精彩紛呈、熱鬧祥和的山東,更看到了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
不久前,我們到濰坊的企業轉了轉,和當地的企業家聊了聊,雖然他們都曾承受不小壓力,但也展現出足夠的堅韌。成熟的豪邁集團,依靠工業母機優勢,執著于創新累積,相繼拿下四個細分領域的世界第一;年輕的力創科技,致力于發動機核心部件的創新創造,有效連接起產業鏈“斷點”,逆境中反而獲得更好成長機會。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齊魯大地上,那些千姿百態的企業,在穿越周期中風雨不動、穩如泰山。
剛剛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山東開篇定調,向“高”發力,釋放出深化大開放、拓展大招商的強烈信號。招商的底氣何來?開放的信心在哪?數據和事實最有說服力。去年外資企業新增2518家、增長8.1%,一批世界500強項目相繼落地,無論是持續加碼投資青島的阿斯利康,還是先后27次增資的亞太森博,都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市場。
更開放的山東,背后正是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中國。我們完全有理由更加自信一點、從容一點,學會“站在地球儀旁”思考問題,學會用好“世界語法”,在“新競合”態勢中抓住機遇。
2023年9月27日,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開幕。
這一年難嗎?縱觀幾十年發展,哪一年不難;只有我們自己難嗎?環顧周遭,其實大家都難,甚至比我們還難。而一個個鮮活的答案帶來深刻啟示,風可以把蠟燭吹滅,也可以把篝火吹旺,有風險有困難并不可怕,關鍵就在我們的心態和作為。
細讀報告,不難看出,我們對存在的問題從不回避、從不遮掩,這正是大國大黨的本色和特質。敢于直面問題和挑戰,本身就是在展現一種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決心與勇氣。也正是靠著這樣一股子氣和勁,我們一次又一次化危為機、跨越溝坎,讓這個國度始終擁有夢想,始終奔涌向前。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站在這樣一個蓄勢待發的新起點,“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詞,“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改革味要濃、成色要足”成為新的共識,就業、收入、教育、醫療等民生舉措也將變得更為細化具體……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沒有哪一項輕輕松松就能實現,未來仍需朝著同一個方向,咬緊牙關、屏息聚力,保持好干事創業的激情與狀態。
信心由人心匯聚,靠人心托舉。億萬人民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并愿意為之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這是發展向上向前的根本動力。而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予更多陽光雨露,塑強正向預期,讓每個個體都能從辛勤耕耘中獲得回報、從國家財富增長中獲得紅利,從而不辜負每一寸堅韌的生長。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邵方超 張兆友 任宇波)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