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災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2023年,我國江河洪水多發重發,海河流域發生60年來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部分支流發生超實測記錄洪水。大澇大災之后要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設施和防汛設施水平。

      3月1日,國新辦舉行推進災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在會上介紹,去年汛后,水利部及時指導地方加快水毀損失核查,抓緊修復水毀水庫、河道、堤防、蓄滯洪區、農村供水、農田灌排、水文等水利設施。目前,5542處重點水毀修復項目已修復4558處,今年主汛期前將高標準完成承擔防洪任務的水毀工程修復重建。

      增發國債重點投向水利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面對去年部分地區出現的汛情災情,中央財政增發國債,專項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關錫璠介紹,截至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商財政部、水利部等部門,全部下達了1萬億元國債項目清單。

      談到此次國債主要投向的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透露,本次增發國債共設置災后恢復重建、骨干防洪治理、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等8個投向,并將水利領域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支持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

      “具體可以表現為‘三個最’:一是覆蓋范圍最廣,共包含12個具體項目類型,涉及水庫、河道、堤防、蓄滯洪區等各方面建設,基本實現了防洪排澇減災項目類型全覆蓋;二是支持標準最高,大幅提升了中央投資支持比例和定額標準,最大程度減輕地方籌資壓力;三是投資規模最大,水利領域全口徑安排國債資金額度,超過了本次增發國債總規模的一半。”袁達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地方的指導支持力度,督促地方高質量推動項目實施,切實管好用好國債資金,提升防洪治理能力,確保江河安瀾。

      陳敏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商有關部門篩選項目,形成項目清單,并聯合水利部出臺2023年增發國債水利項目管理辦法,組織指導地方分類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工程開工、建設管理、投資計劃執行、工程質量安全、資金使用等全流程管理,確保水利項目建設進度符合要求。目前,已實施國債水利項目1488個,完成投資293.1億元,總體進展順利。

      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蓄滯洪區工程建設

      去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中,蓄滯洪區的使用引發關注——流域28處蓄滯洪區先后啟用8處,包括永定河水系的永定河泛區,大清河水系的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子牙河水系的寧晉泊、大陸澤、獻縣泛區,漳衛河水系的共渠西,共蓄洪滯洪25.3億立方米,相當于175個西湖的水量,對減輕中下游沿線防洪壓力起到了關鍵作用。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坦言,在蓄滯洪區運用中,堤防標準低、進洪退洪控制性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也暴露出來,需要加快工程設施建設。水利部將蓄滯洪區作為災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之一,會同相關部門和?。ㄊ校┙y籌推進蓄滯洪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指導,督促有關省(市)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協調解決難點問題;特事特辦,集中技術力量優先組織蓄滯洪區建設項目技術審核,科學嚴謹快速論證項目內容;加強溝通,積極協調對接有關部門,爭取項目投資,為項目推進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據介紹,2023年汛后以來,永定河泛區等22處蓄滯洪區建設項目可研已獲批復,其中小清河分洪區等10處蓄滯洪區項目已基本落實建設資金,目前正抓緊推進工程初設報告編制和審批工作,計劃今年6月前陸續開工建設。寧晉泊、大陸澤蓄滯洪區正抓緊施工,預計2025年6月完工。

      “我們將加強指導,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蓄滯洪區工程建設,實現蓄滯洪區‘分得進、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的目標。”姚文廣說。

      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

      完善海河、松花江、遼河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是災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陳敏介紹,水利部堅持全流域一盤棋,統籌流域和區域,處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關系,針對流域防洪薄弱環節,加快流域防洪規劃修編和近期治理實施方案編制。

      “目前,海河流域子牙河青山水庫開工建設,婁里水庫批復立項,陳家莊、張坊水庫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永定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陽新河、漳河等重點骨干河道治理加快實施;永定河泛區、東淀、文安洼、獻縣泛區、小清河等國家蓄滯洪區建設工程可研已批復,爭取盡早開工建設。遼河干流防洪治理、松花江流域拉林河和螞蟻河等河道治理工程正加快推進。”陳敏告訴記者。

      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水旱災害趨多趨頻趨強趨廣。如何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陳敏回應,一是優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加快完成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科學布局水庫、河道、堤防、蓄滯洪區等工程建設,提高河道的行泄洪能力,增強洪水調蓄能力,確保分蓄滯洪區分蓄洪功能。二是全力推進一批骨干防洪工程建設。今年爭取開工一批防洪重大項目,如長江流域的沅江宣威水庫、長江干流安徽段治理工程,黃河干流上游河道治理工程,珠江流域的柳江洋溪水庫,太湖流域的交溪上白石水庫等工程,推進遼河干流堤防全線達標建設。加快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海河流域漳河治理等一批防洪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同時,統籌推進中小河流系統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三是提升洪水風險防控能力。加快完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貫通雨情、汛情、險情、災情“四情”防御,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加快構建科學精準的防洪調度體系,完善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強化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最大程度發揮減災效益。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2日03版)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