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大!看武城集中供暖取熱不耗水的“秘密武器”
武城建成全省最大城區地熱集中供暖項目
熱電廠找到了“地下替補”
“比往年更暖和。”2月29日上午10時許,室外溫度4℃,冷風嗖嗖。在位于武城縣佳地苑小區居民宋濤家中,暖氣摸著微微燙手,室內溫度計指針指向25℃。這個供暖季,他家供暖管道攜帶的熱量,實現了從地上到地下的切換。
位于武城縣東南的弘源熱力曾是全縣的主力供暖熱源,由于距城區北部較遠,加上管道年久失修,熱量運輸損耗高,北部地區供暖效果不佳。更緊迫的是,按照山東現有30萬千瓦以下低效煤電機組分批分期退出計劃,弘源熱力的兩臺1.2萬千瓦時燃煤機組將在明年退出,今后如何為全縣居民供熱迫在眉睫。
由中國石油冀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7億元建設的武城縣地熱集中供暖項目,成為弘源熱力的“地下替補”。項目建設了3座熱源站和34口地熱井,將地下2000米處、溫度60℃左右的熱水輸送至換熱站,將供暖管網中的自來水加熱至供暖溫度。
“武城地熱資源豐富,城區地下熱水儲量經測達17.41億立方米,可滿足縣城長期地熱供暖需求。”武城縣住建局局長田瑞華介紹,“但大規模應用有個前提,就是突破地熱供暖的技術難關。”
目前,山東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要求“同層等量回灌,取熱不耗水”,武城地下為致密的砂巖,直接回灌難以滲透。此外,如何實現不耗水取熱,以及極寒天氣下供暖溫度保持等,也是制約地熱供暖質量效果的關鍵。“我們選擇實力雄厚的央企合作,就是看重他們掌握了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關鍵技術。”田瑞華說。
武城縣地熱集中供暖項目工作人員正在檢修管線閥門。
在該項目換熱站,記者見到了“同層等量回灌,取熱不耗水”的“秘密武器”。
換熱泵房,5臺板式換熱器可謂“外冷內熱”,工作時安靜無聲,但在內部,換熱板布滿毛細血管一樣的鈦合金通道,地熱水流入后,與緊密貼合的另一層板中的管網水進行熱交換,管網水水溫可升至43℃左右。
前一陣出現了-10℃以下的極寒天氣,經過一次加熱后的管網水溫度不夠,熱泵就派上了用場。通過熱泵二次取熱后,管網水溫可提升至50℃以上。
“過濾罐是實現回灌的核心設備。”中石油冀東新能源武城分公司經理郝文龍介紹,地熱水在利用前先要經過過濾處理,經過兩次處理后,可以去除微米級雜質,“過濾后的水質能夠與地層巖性高度適配,不額外加壓就能直接回流地層。”
記者注意到,在換熱站的回灌過濾系統旁邊有一個銀灰色的蓄水箱,“這個水箱會將反沖洗過濾系統的地熱水收集起來,最終還是會100%無壓回灌進地層,不讓一滴地熱水外排。”郝文龍說。
目前,武城已有35座小區共260萬平方米實現了地熱供暖,成為全省最大的城區地熱集中供暖項目。“下一步將繼續擴大規模,實現城區地熱供暖全覆蓋。”田瑞華說。
除了居民得實惠,地熱供暖項目還能實現巨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項目年可節省標準煤5.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萬噸,相當于植樹60萬棵。”郝文龍打開手機,VCS(國際自愿碳標準)交易平臺上,武城地熱供暖項目位列其中,“交易成功的話,將能帶來數百萬元經濟效益。”
(記者 李振 張海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