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將推動消費相關領域提質升級
周密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對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作出詳細部署,并強調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這也是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中央重磅會議再次提出以舊換新并作出詳細部署。
促消費是一件長期工作,既是對消費者消費能力與感受的滿足,又是對消費商品或服務保障的系統配合與引領,需要圍繞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的具體情況有所側重。而2024年的消費將以提高基數、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提高基數是提高消費能力的體現。中國的消費基數仍然與人口規模不相稱,許多消費品領域的人均消費水平與發達經濟體和不少發展中經濟體相比,都有明顯差距,不能有效發揮超大規模經濟的重要作用,對全球產業鏈鏈接和各類商品供給的吸引力還有待提升。為充分發揮消費的邊際效應,應在基數上持續加碼。伴隨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市場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信息溝通和物流運輸成本顯著降低,有助于形成更加強韌有效的消費動能。
發揮能耗指標的杠桿和指揮棒作用,對于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有著重要意義。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升級,不僅可再生能源占比顯著提升,消費者對傳統能源利用方式也有了更多選擇。在市場競爭中,多種能源之間的競爭關系尚存在較大變數,能源生產、存儲、傳輸和消費的結構都還不穩定。以能耗標準為評價指標,有利于加快能源結構消費的優化升級,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必要支持。事實上,能耗指標并非僅僅針對最終消費品。在經濟社會各方面,包括基礎設施運營、物流供應鏈體系、工業生產,甚至服務領域都會涉及能源消耗。降低能耗,以更持久的方式滿足消費者高品質生活。消費者的初期購置成本雖然可能上升,但長久的使用成本會下降,這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的過程中就曾有明顯體現。
排放標準向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尤其以機動車發動機的燃油排放標準體現最為明顯,但包括交通運輸、采礦冶煉、生產制造、石油化工、建筑建造、餐飲、醫療和金融等眾多領域都需要自然環境提供支持、消化影響。作為限制經濟活動對環境的負面輸出規模與強度,提高排放標準有助于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從而提升環境的承載能力,為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留出空間。能耗與排放,作為輸入和輸出兩端,其相互關系的改變將產生杠桿效應,形成促消費的更強動力。
消費是一種市場行為,其規模與活躍程度受消費者收入水平和消費意愿的影響較大。對于消費者而言,在手頭不寬裕的情況下一般缺乏主動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的動力。因此,要千方百計提升個人可支配收入,合理引導和企業創新對此尤為重要。其實,消費者并不僅僅承擔消費的職能,也是社會生產和服務的提供者。擴大和新增的消費需求可以為更多的生產者提供需求動力,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一般而言,企業升級其產品往往與其競爭對手的行動有著密切關系。合理的政策應綜合、平衡且作用渠道多元,要能夠通過企業的有效競爭形成良好生態,為消費品升級換代提供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消費品的升級換代將為著眼于回收、再利用和再制造的企業帶來不小機會。這些企業不應僅是消費品生產、消費之后承擔單一處理職能的市場主體,也應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將處理過程中的問題與建議向生產制造商反饋,促進綠色消費的不斷發展并增加市場影響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