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一步到“胃” 讓吞咽困難患者不再“飯”難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飯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是提供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重要途徑。然而,一些因疾病失去經口進食能力的患者,長期進食困難,導致營養不良,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推出的微創胃造瘺術,可有效解決患者進食這一難題,讓食物一步到“胃”。
1年前,家住寧陽的劉女士因吞咽困難到醫院就診,不料卻發現患上食管癌。進一步檢查后,劉女士被確診為食管癌晚期,失去了手術和化療的機會,只能采取放射治療。放療期間,劉女士吞咽困難,甚至到了連喝水都困難的地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為了改善這一癥狀,劉女士多次在當時就診醫院行內鏡下食管擴張術和鼻腸管置入術,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僅吞咽困難緩解周期短,而且多次擴張后還增加了食管穿孔的風險。因長期無法正常經口進食,加之惡性腫瘤的病痛,劉女士變得骨瘦如柴。看著84歲高齡的劉女士湯水不進,其家屬萬分著急。
通過多方打聽,劉女士家屬了解到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安寧療護二科開展的微創胃造瘺術,可有效解決進食這一難題。隨后,家屬便帶劉女士到醫院向安寧療護二科主任許彪咨詢。
許彪詳細向他們介紹了醫院開展的微創胃造瘺術。手術后營養物質可通過造瘺管直接從患者體外注入胃內,為長期需管飼營養支持的患者提供另一種進食方法。手術是微創手術,只需局部麻醉即可,而且切口只有3至5毫米,患者在術中全程清醒。劉女士家屬聽了許彪的介紹后,打消了手術顧慮,決定行微創胃造瘺術。
劉女士入院后,完善了各項檢查。許彪介入團隊在介入室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對劉女士采取局部麻醉,在DSA數字減影機的引導下,劉女士順利進行了經皮穿刺胃造瘺術。此次手術出血量少,用時不超過30分鐘,術中、術后劉女士都無明顯不適。術后24小時,劉女士就可經胃造瘺管攝入營養液,開始進食了。看著流食順利注入劉女士胃里,劉女士家屬十分高興。
據了解,DSA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適合各種原因導致的進食障礙。該手術操作簡單,痛苦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是一種目前非常先進的手術方法。相比外科手術胃造瘺,DSA引導下經皮胃造瘺更加微創,只需要局部浸潤麻醉,創傷范圍小,手術耗時短,術后恢復快。
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新開展的經皮穿刺胃造瘺術,創傷小、護理程序少,可為更多腫瘤患者解決進食難題,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放化療等治療順利完成提供保障。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通訊員 李峰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