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谷里鎮羊肚菌撐開鄉村振興“致富傘”
春日的新泰市谷里鎮,生機勃勃、綠意盎然。在新泰市谷里鎮的泰安市宏豐農業高標準菌菇種植基地,一個個食用菌養殖大棚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大棚里村民們正忙著為羊肚菌擺放外援營養袋。只見他們站在畦兩側,先用小刀在外援營養袋下方劃出兩道破口,每四十公分放置一個營養袋,然后再重新覆蓋好黑地膜,整個種植過程有條不紊。
“我們食用菌種植基地,今年緊抓跨村聯建的機遇,新建、擴建了食用菌種植大棚27個,全部種的是羊肚菌。使用外源營養袋可以滿足羊肚菌的營養需求,從而增加產量,提高質量。”谷里鎮西朱村黨支部書記朱勛介紹,羊肚菌是異養真菌,外界環境提供營養物質的質量與數量會直接影響羊肚菌的品質與產量。營養袋放置時間也有講究,菌絲大量延伸出地面時是擺放外援營養袋的最佳時間,即地面上有“白霜”狀菌絲形成的時候。劃上兩道口既可以適當擴大營養袋的影響范圍,也便于土壤中的羊肚菌菌絲進入營養袋中獲得養分。
據了解,羊肚菌一般在秋冬季種植,冬春季采收,采收時節剛好與農忙時節錯開,讓“冬閑田”向“增收田”轉變。
2021年,泰安市宏豐農業高標準菌菇種植基地首次嘗試在溫室大棚內種植羊肚菌,不但使菌類在棚內順利越冬,而且產量也有所提高。經過兩年多不斷的摸索和改良,其羊肚菌種植技術逐漸成熟,還總結了一整套適合當地栽植并能錯季上市的方法。因此,今年又加大了基礎設施投入,繼續建大棚種植羊肚菌。
為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種植基地因地制宜,探索推出“蔬菌輪作”模式,即利用同一個設施,綜合安排茬口,秋冬季種植食用菌,春末食用菌生產結束后,春夏季接茬種植蔬菜作物。去年首次利用羊肚菌棚室空茬期種植的有機花菜,產量高、品相好、銷路廣,僅一茬蔬菜就能增收20余萬元,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綜合效益。
羊肚菌在育種、種植、管理、采收等環節需要大量勞動力,這也為周邊村民創造了大量季節性就業崗位。“村里的羊肚菌種植產業發展起來后,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一天七八十塊錢的工資,回家還能照顧老人孩子,賺錢、顧家兩不誤。”谷里鎮西朱村村民余慶菊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不停地夸贊羊肚菌是個好產業,讓大家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我們產業園區目前有49個食用菌種植大棚,今年還輻射帶動了周邊7個鄉鎮的食用菌發展,主要種植的是羊肚菌和大球蓋菇,再就是三茬輪作的土豆和一些蔬菜,不僅豐富了產業形態,壯大了產業結構,也為老百姓鋪就了一條就業增收路,從而帶動了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助力了鄉村振興。”朱勛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