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丨舊縣大橋上走一走 載歌載舞祈平安順遂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 隋翔 審核 王天姿)火紅的長龍舞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靈動的旱船劃起來、俏皮的“毛驢”舞起來……伴隨著喧天的鑼鼓聲,2月25日農歷正月十六上午,一年一度的泰山區邱家店鎮舊縣爬橋節如期而至,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來到舊縣大橋上走個來回,祈福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舊縣大橋(牟汶河大橋)的南邊是徂徠鎮,北邊是邱家店鎮的前舊縣村。25日10時,村民自發組織的鑼鼓隊、高蹺隊、秧歌隊從前舊縣村村委出發,在十里八鄉村民的簇擁下,一百多人的表演隊伍穿村而過,敲鑼打鼓、舞龍、扭秧歌、踩高蹺、抬花轎,所到之處無不受到村民的熱情迎接,更有不少村民跟隨表演隊一路前行,近距離感受濃濃年味。
正月十六上午的舊縣大橋上人擠人,熱鬧不已,寬闊的大汶河也成了背景。舊縣大橋北的集市里,糖葫蘆、爆米花、烤腸、糖畫等小吃散發著誘人香味,還有的商販賣工藝品、綠植、各種水果。“爬橋”回來的村民又匯聚到集市上趕大集,在濃郁的煙火氣中,全力迎接新的一年。
舊縣大橋不遠處,汶河濕地公園的春光初現,暖陽下是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爬橋節這天特別熱鬧,我們每年都會到舊縣大橋這邊來參加爬橋節活動,在橋上走個來回,祈福新的一年會更好。”前舊縣村附近村的村民李穎說。
一座橋連通汶河兩岸、溝通鄉里鄉親情感,也承載著民俗文化記憶。據了解,舊縣爬橋節現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近四百年歷史,是邱家店鎮舊縣片區及周邊各村特有的民俗。每年農歷正月十六爬橋節,前舊縣村及周圍鄉鎮村莊的男女老少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前舊縣村南的舊縣大橋上,三五成群,從橋北走到橋南,再從橋南走回橋北,將過去的不如意統統丟進汶河水,祈福新的一年萬事順意。爬橋節期間,村民們也自發組織高蹺、舞龍、秧歌等表演,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如今的爬橋節已成為廣大群眾娛樂消遣和經貿物資交流平臺,節日里的各種表演,也有了“新鮮血液”。“今年表演最大的特色就是參與的年輕人多,我們一代代傳下來的技藝也后繼有人了。”76歲的前舊縣村村民李培江是鑼鼓隊的一員,連續20多年參與爬橋節表演的他,去年暑假組織年輕人學習打鑼鼓,將爬橋節表演的鼓點傳承了下去。“目前一共有9個孩子學會鑼鼓,今年他們也都參與表演,我們老一輩人都特別開心。”李培江說。今年12歲的翟嘉瑞是鑼鼓隊的新成員,連續4年參加爬橋節活動的他,自從去年暑假學會爬橋節專屬鼓點后打過鑼敲過鼓,今年表演的主要任務則是打镲。
除了鑼鼓隊,高蹺隊也有了小成員。表演哪吒的8歲小演員孫祎一是第二次參與爬橋節表演。能成為高蹺隊的成員,與“家學淵源”有很深的關系。孫祎一一家都是爬橋節不同演出隊的成員,從小看著爺爺叔叔們踩高蹺的他,兩年前主動跟著爺爺學習踩高蹺,半個小時就掌握了踩高蹺的要領,去年爬橋節期間踩著高蹺跟著表演隊行走,今年孫祎一則已經可以跟著鼓點和大人一起表演踩高蹺。
作為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系列節目,今年爬橋節期間,邱家店鎮前舊縣村組織了舞龍舞獅、秧歌、豫劇等表演,邱家店鎮春季黃河大集同時啟動,活動現場有農機農具、化肥種子展示,志愿者還在現場進行了文旅推介、人才招聘、普法宣傳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