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詩人詠泰山丨王安全泰山詩詞一百二十首
? ? ? ?
? ? ? ??作者簡介
王安全,山東新泰人,曾任泰安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等職;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出版書協山東分會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第二屆優秀詩人。
雙肩挑日月,一路向天門。
步步筋牽力,階階汗滴痕。
傾心凌絕頂,隆脊現昆侖。
此景千回憶,回回驚夢魂。
泰山石敢當
屈指二千歲,名成急就章。
曾為皇室礎,今嵌庶民墻。
靈石避兇穢,心身享太康。
隨吾行萬里,雄句壯詩囊。
泰山遙參亭
封禪千年跡,臨亭識草參。
祀天留帝影,伏地落官簪。
池淺雙龍戲,槐榮百鷺耽。
滔風翻舊憶,舉首望山嵐。
岱廟
春覽千年廟,欣披一卷書。
唐槐知舊事,漢柏掛蟬蜍。
夙愛遷碑樸,猶憐米字舒。
鶴憑天貺殿,乘興上清虛。
岱廟漢柏
此樹非凡樹,冰消斧與煙。
虬枝生墨色,鐵骨柱青天。
白鷺常留影,清蟬時弄弦。
余猶思漢武,雄魄植心田。
岱廟唐槐
老干真如鐵,新枝戲逐廊。
風來梳綠韻,雨過洗清香。
抱子親情重,拂云心意長。
婆娑成一夢,載我共回唐。
岱宗坊
元君鞋落處,化出石坊來。
昔有神鸞舞,今邀白鶴陪。
青云悠掛角,游客樂凌臺。
登岱由茲始,扶藜陟九垓。
泰山白鶴泉
霜羽常縈夢,仙泉若鏡澄。
竹林投竹影,山石扮山僧。
神鳥啄奸侫,褻人遭眾憎。
客心騎鶴去,四海訪詩朋。
泰山廣生泉
打卡游人眾,月光門不關。
泉聲融鳥囀,水榭賞龍攀。
心憩梅香里,恙消神話間。
清波凌石處,詩思亦潺潺。
泰山王母池
王母臨東岳,瑤池勝可棲。
梳妝呈玉鏡,賞月伴清溪。
七步詩留詠,八仙橋拾題。
日邊挑水客,依韻舞虹霓。
泰山白龍池
山嵌池如鏡,游人倍眼青。
日吞千尺瀑,夜宿一天星。
神話猶浮水,白龍應有靈。
風來傳故事,吾自悉心聽。
泰山一天門
曉入一天門,仙梯立腳根。
清風牽竹杖,啼鳥悅心魂。
披覽相如草,追尋尼圣痕。
卿云盤道遠,整履再攀援。
泰山紅門
凝目一門聳,披霞千載紅。
朝觀賓似水,暮對月如盅。
天子儀趨進,素王冠亦躬。
匆匆皆過旅,吟罷付清風。
泰山普照寺
深山藏古寺,曲水送清音。
松老尚篩月,竹青時落禽。
空門觀佛海,丹魄會禪心。
敲石動詩興,僧鐘伴我吟。
泰山萬仙樓
岱宗朝作旅,樓閣扣心弦。
磴道通三界,浮云走萬仙。
探幽松入洞,絕俗澗鳴泉。
此境含真意,露妝花映天。
泰山曝經石
巖松作我廬,重讀北齊書。
雨過金經濕,云開天宇舒。
黃花參佛義,龜石曉真如。
縹緲山間瀑,梵音還似初。
泰山斬云劍
誰豎軒轅劍,孤云怯隱巒。
風鳴霜刃利,雪積宿威寒。
紫氣縈牛斗,祥光護祭壇。
奏言東岳帝,借我斬新冠。
泰山藥王殿
藥王當一拜,祝祓豈無由。
七葉貂非愿,千金方是求。
欲祈妻子健,先解世人憂。
默禱新冠摘,香分亞美歐。
泰山竹林寺
深山藏古剎,翠竹繞靈泉。
梵唄空中裊,伽藍方外懸。
蓮偎大雄佛,心印祖師禪。
攜杖人歸去,鐘聲落日圓。
泰山無極廟
泉聲縈古廟,竹籟浣心塵。
百丈崖懸瀑,千年松蔽秦。
營生為倦客,得道乃真人。
縱目猶無極,老聃言可珍。
泰山彩石溪
盛夏多清趣,西溪正耀金。
蛙歌迎我唱,蟬曲為君吟。
石醉嫦娥舞,風彈翠柳琴。
有鷗閑點水,不息弄潮心。
泰山西溪訪梅
暗香為向導,策杖步西溪。
流水憐疏影,寒英欺雪堤。
姿同霜鶴舞,韻共白云齊。
若問春歸日,風馨催馬蹄。
泰山茶溪谷
歷游名勝地,此谷可心裁。
鶯戀荷塘舞,花依茶韻開。
踏溪尋古意,銜盞步瀛臺。
香自清寒出,詩從肺腑來。
夢游月球泰山
夜半乘飛夢,月中登泰山。
嫦娥牽袖舞,玉兎掣云攀。
太白清風勁,東坡紅日圜。
開懷容廣宇,策杖點星還。
登岱
百回登岱謂何求,笑口不言知有由。
攜步山階曾礪志,縱觀云海欲馳舟。
一碑無字耐人讀,千嶂傳聲聽自謳。
臨到歸時情未盡,且將風月袖中收。
泰山南天門
仙境人間門自橫,飛龍翔鳳勢崢嶸。
萬階收盡彤云鎖,九宇洞開青鳥迎。
俯察秦皇封禪跡,側聽太白嘯風聲。
詩心應志天倪子,今為斯人酹一觥。
泰山云海
漫淹漢柏與秦松,翻卷青山浪萬重。
奮翼銀鷗飛浩蕩,弄潮游客笑從容。
錢塘八月波濤小,滄海九霄詩意濃。
一嘯天門思太白,清風吹出幾高峰。
泰山日出
高峰凌曉伴佳賓,共助天雞喚一輪。
磐石舉頭猶探看,信鷗護駕亦前巡。
群呼云海涌干尺,情沸金烏露半唇。
紅日紅霞紅宇宙,人間分外長精神。
泰山玉皇頂
登臨絕頂覺天低,日月星辰掛樹枝。
柴望遺風懸匾在,秦皇足跡問松知。
碑觀漢武且無字,韻逐謫仙猶有詩。
吾欲辭歸扶碧落,白云裊裊亦加持。
泰山碧霞祠
一路清風作馬騎,白云陪往碧霞祠。
神門金匾彰天宇,宮闕蘭煙映赫曦。
座上元君人敬仰,尊前翁媼目含期。
虔誠祝祓是同愿,降伏新冠解世危。
泰山拱北石
北辰拱揖幾多年,歷雪經霜亦決然。
萬里放眸猶探海九霄引手自擎天。
長風輕挽送征雁,青史回觀捧祭煙。
倚石今朝呼日出,丹霞如水浸詩箋。
泰山無字碑
石碑昂首立玄穹,解讀回回意不同。
漢武百征連拓域,秦皇一統貫稱雄。
垂勛欲向蒼天表,無字卻將青史蒙。
眾說有由難釋惑,山花依舊逗春風。
泰山萬丈碑
一碑聳峙覺天低,極目高峰爭與齊。
流轉白云鑲底座,殷勤青鳥拂眉題。
朝陽洞里帝王憩,山水畫中詩客迷。
絕澗龍吟難記取,歸來敲韻踐霜蹄。
泰山官箴碑
顧老鐫碑情切切,顏門教子意諄諄。
公廉二字萬鈞重,州府一箴千載遵。
為國盡忠知守分,與民恭職莫沾塵。
勸君刻石心靈里,兩袖清風拂世人。
釋:“顧老”,明泰安知州顧景祥,將36字官箴刻碑立于州府。“顏門”,清泰安知府顏希深祖孫三代。
泰山瞻魯臺
高臺卓絕碧霄浮,尼圣昔臨馳遠眸。
洛邑遙觀拴白馬,魯城回瞰牧黃牛。
曾嗟苛政猛于虎,復詫周天小似舟。
孔子泰山今并讀,春風如酒醉心頭。
泰山孔子廟
輝煌廟宇耀中宸,懷抱虔誠謁圣人。
為帝之師憑一語,臨民斯道重千鈞。
周經疇昔諸侯薄,余論而今舉世珍。
尼父泰山同叩拜,因高喻大兩無倫。
泰山未了軒
一軒入眼眼尤青,未了之名不負名。
云海掀浪檐下拍,松風譜曲耳邊盈。
客朝岳帝乞如愿,我步謫仙吟有聲。
縱目九霄多勝地,欲期俊賞待前行。
泰山天街
玉帶燦然縈九霄,神仙凡子共逍遙。
登臨帝所云相挽,往返天衢客欲飄。
閶闔晴開尋夢境,紫霞曉拂洗塵囂。
清風萬里誰人嘯,蕩我吟懷滾滾潮。
泰山月觀峰
文章初就夜三更,山色迷人彳亍行。
云步橋頭云未見,月觀峰上月猶明。
凝眸望越東吳遮,啟口吟詩北斗橫。
懷抱古今無限意,歸來一路踏蟲聲。
注:三十年前的一個夏天,在山上起草完報告,夜游月觀峰。
游泰山丈人峰評唐相張說
佇立云峰話岳翁,千秋往事未隨風。
曾憑武略弭邊患,亦以文韜樹懋功。
封禪仰承天子信,東床橫擢國臣空。
觀碑客訝泰山力,談笑聲中識貶崇。
泰山大觀峰
置身霄漢沐星河,經歷千秋日月磨。
百幅丹書天下罕,六朝珠玉眼前多。
征鴻會意寫人字,朗旭含情吻擘窠。
真草久摹松韻里,一揮頓起萬重波。
泰山傲俫峰
擎天一柱傲群峰,聞道谷中潛景龍。
探險霄崖鴉款款,尋幽巖洞月溶溶。
風生扇子偏吹帽,云漫青桐亦拂胸。
覽勝晚歸星落水,詩濤蕩漾九千重。
泰山天燭峰
旭日點燃雙燭明,照吾曳杖踏云行。
霜松若熖千秋爍,蹊徑如蛇九宇縈。
瀝瀝清泉堪步韻,嶙嶙奇石竟同聲。
笑收寶炬入囊里,夜詠時時亮眼睛。
泰山天空山
山后有山云漢懸,風光旖旎惹人憐。
堯觀臺上拜堯帝,呂祖洞中瞻呂仙。
石若筍尖曛日烤,嵐如紗薄塞鴻牽。
元君留客棲遲久,不欲爛柯猶枉然。
泰山摩天嶺
野徑野花陪野游,偷寒送暖信風柔。
打開杯盞飲松籟,小坐山階落鳥謳。
鐵塔白云三界聳,殘垣舊事九霄浮。
摩天自得摩天樂,一洗新冠千日愁。
泰山后石塢
蘊奧藏奇別樣天,風光逸世自留連。
堯觀頂上千秋憶,獨足盤間一線牽。
崖峭峨峨愁度鳥,洞幽瀝瀝送鳴泉。
探尋呂祖煉丹處,日腳云峰生紫煙。
泰山壺天閣
泰山是我枕邊書,此頁傾心憐似初。
青鳥繞檐殷探看,白云入閣益伸舒。
壺中仿佛壺公坐,天上依稀天使居。
臨近歸時無歸意,擬將仙境作吾廬。
登泰山十八盤
鳥道青冥一線寬,攀崖貼壁峻如竿。
直沖霄漢九干仞,倒掛天門十八盤。
峭石佛陀迎客笑,山階琴鍵任吾彈。
汗將腳下云程浸,自信人生志未殘。
泰山十二連盤
嵐浮帝閣映眸前,俯察人間自是仙。
竹杖芒鞋云上走,松濤雁陣手頭牽。
追尋封禪秦皇影,笑賦吟風太白篇。
十二連盤休止步,山階隨客過中天。
泰山中天門
卿云引客步中天,吟賞棲遲仙境間。
仰首絕峰驚一柱,回眸嶝道過千關。
大夫松蔽秦皇雨,閶闔霞溫尼圣顏。
聽任春風揮畫筆,浸衣嵐翠不容刪。
泰山升仙坊
未臨絕頂已飄然,邁進坊門即是仙。
胯下白云輕勝馬,望中帝閣緲如煙。
秦松脈脈撫吟客,澗水泠泠奏管弦。
依約嵐峰笙鶴至,此情竟自忘何年。
泰山五大夫松
詩翁賞景步陽春,郁郁蒼松當眼新。
一石攜云來探古,千枝藏鴉競鳴秦。
根攀山澗伴溪父,翠接天邊迎客人。
仰爾大夫忠正意,舒君冠蓋亦舒民。
泰山望人松
云峰玉立自娉婷,姿韻千秋猶妙齡。
清夢婆娑憐織女,銀河浩渺望牛星。
傾心故事煙中覓,悅耳濤聲醉里聽。
枝葉隨風時仰首,天涯放眼向君青。
泰山姊妹松
峭崖玉立翠云裾,品韻焉輸五大夫。
彌歷雪霜猶勁健,每迎風雨愈清姝。
偉人命筆題名貫,麗影凌寒作幣圖。
綽約仙姿何忍棄,開屏一笑得雙瑜。
對松山觀松
登岱偏憐雙翠峰,輕風卷浪九干重。
雪寒蒼宇知錚骨,雨濕云冠綻麗容。
飄緲非臨丁固夢,婆娑豈待始皇封。
捫心我自常追問,修得何時到碧松。
泰山三義柏
今將名木入詩箋,吟興盡隨游興燃。
干杪葉凝千硯墨,劉關張結萬年緣。
山間古柏尚崇義,巷陌時人只重錢。
且看斜陽猶抱樹,世風一縷待君牽。
泰山柏洞
出入洞中含柏香,神仙滋味幾人償。
隆冬猶覺枝生暖,盛夏難尋葉送涼。
獨步素王身影在,醉吟太白浩歌狂。
世塵牽擾時心累,山里滄浪沐一場。
泰山臥龍槐
經春歷夏臥天東,枝撫青云干起虹。
隔葉鶯聲求會友,倚山樹勢欲騰空。
名齊蜀相茅廬里,影曳周堂上列中。
游客頻頻尋故事,忽疑嵐岫是龍宮。
泰山聽泉山房
生在名山不恃名,邇遐游客悅鏦錚。
冰弦捻碎三潭月,玉臂揮開千里聲。
皓發莽茫隨瀑縱,青襟濡濕為溪鳴。
塵間多少煩心事,一夜聽泉洗箇清。
泰山小洞天
秋來雅興若絲牽,勝覽今臨小洞天。
笑指三灣飛澹月,側聽一瀑奏牙弦。
醉心石上禪心醉,圓夢詩中清夢圓。
此景繪成山水畫,掛墻可作臥游仙。
泰山高山流水亭
杖引浮云作馬騎,未臨勝景已神馳。
一亭風月古今志,千載期牙中外知。
旭日耀金呼換酒,高山流水詠成詩。
靈溪汩汩傾心語,曉我琴弦可有誰。
泰山三潭疊瀑
吟來傷景莫輕吟,銀漢一傾懸古今。
躍碧溪霜鱗逐月,酬知音澗水彈琴。
曾聞司馬青衫濕,猶醉詩仙意境深。
歷覽天涯多少美,三潭疊瀑最銘心。
泰山黑龍潭
飛瀑一簾懸九霄,丹虹橫跨愈夭饒。
流霞盡染靈湫色,湍水當鳴東海潮。
松碧千年入潭臥,崖高百丈扯云飄。
闌風伏雨神龍現,擎傘吟觀焉用邀。
泰山釣魚臺
披云拾級向崚峋,凝目清泓躍赤鱗。
垂釣煙霞堪寄興,聆聽松瀑亦怡神。
直鉤猶笑太公曲,率性宜趨嚴子真。
至樂非因魚簍滿,投竿盡得一山春。
泰山石敢當
客子攜枚神石頭,海涯汗漫盡情游。
一箱正氣妖魑滅,萬里詩心天地浮。
月下吟觀溫故國,枕邊摩撫慰鄉愁。
歸來參謁只言謝,孤旅安途爾作儔。
泰山醉心石
浮階點杖若彈琴,攜侶山間更一尋。
石枕溪聲眠未醒,云憐巖岫曉猶侵。
媧皇以爾補天裂,枚叔念之留雅吟。
珍賞開懷顏似酌,放容長笑醉詩心。
泰山蟲二刻石
大清才子作閑游,捉得二蟲爬石頭。
奮翼欲朝峰頂翥,聞聲似在澗中謳。
無邊風月待諧賞,有興詩翁費睿謀。
倉頡若知應撫掌,五千年后有同儔。
泰山擂鼓石
漢時山下報軍情,石臥千年猶有聲。
激越堪聽高廈出,鏗鏘猶嘆寶衢行。
花枝盤繞舞紅袖,泉瀑飄旋弄玉箏。
依約夢中聞擊鼓,奚囊一背又從征。
泰山回馬嶺
石壁巖崖空中懸,一根筇杖勝千鞭。
青松迎客頻招手,鴻雁撥云橫寫天。
縹緲玄宗封禪影,氤氳漢帝敬香煙。
莫思回馬再投步,無限風光是向前。
孔子登臨處
千年圣跡復來尋,風繞坊前報足音。
攀柱青藤姿韻秀,撫云聯語內含深。
登高必自小天下,行遠所由通古今。
孔子泰山形與影,人生有味是同臨。
泰山三陽觀
山觀屏遮凌漢峰,千秋風雨浣姿容。
混元閣里探仙窟,救苦臺間覓道蹤。
聞煥章書聲朗朗,看斜陽麗景彤彤。
疏鐘點點松云外,蕩起詩濤一萬重。
泰山五賢祠
吟筇若馬手中牽,曉入云祠謁古賢。
仰德堂前稽石碣,投書澗里息家緣。
水聲猶把經聲度,嵐氣復將豪氣燃。
能使魯人皆好學,至今一語貫青天。
泰山玉泉寺
山階屐履踏清音,入寺彌知意境深。
一畝蒼松擎碧宇,千年銀杏撒黃金。
青巖足跡佛投步,精舍泉聲客洗心。
云里僧鐘敲歲月,悠悠梵唄自牽吟。
游泰山玉泉寺
蜿蜒小路繞秋風,古寺幽然藏岱東。
一畝蒼松篩日月,兩株銀杏競雌雄。
高僧踏跡君重履,石虎聽經身亦躬。
泉水叮咚清唄緲,善緣牽結我心中。
泰山扇子崖
萬年積鐵立天東,直拔青玄可攬虹。
云海浣紗憐九女,霄峰舞鶴醉雙瞳。
觀松曾掛赤眉劍,扶壁今臨宋玉風。
勝景一時難盡賞,笑收扇子入屏中。
游泰山扇子崖
誰持扇子碧空搖,引我乘風凌玉霄。
俯察青峰藏九女,傍觀云海蕩千橈。
巖松裊裊仙人臥,鶴語泠泠麗句邀。
好景勾留歸自晚,斜陽一抹亮天標。
(九女:九女寨)
泰山漢明堂
攜侶登臨謝過城,千年故事蕩心旌。
踏階欲曉春秋史,入殿可尋齊魯盟。
尼圣有謀銘夾谷,景公無隙施刀兵。
暮歸還傍汶河岸,水自湯湯月自明。
泰山靈應宮
千秋靈觀望中賒,今夕撩開十里霞。
北斗臺前逢信客,南山門外落宮鴉。
覓詩細酌楹聯久,問道深談日影斜。
祈禱元君唯一愿,年年惠購到貧家。
與師友游岱廟
笑納佳賓厚載門,輕翻古跡覓詩痕。
唐槐向客開青眼,漢柏昂霄拂夕暾。
天貺殿雕梁自顯,張遷碑蒼意猶蘊。
奚囊裝盡干秋史,醉我如同酒一樽。
岱廟銅亭
煌煌生就大明身,風貌依然驚眼新。
仙鶴稚童堪賞畫,唐槐漢柏自為鄰。
浮楹紫氣撩詩興,逝水年光滌故人。
植杖觀亭如讀史,幾多往事嘆湮淪。
乘泰山纜車
誰拋玉帶彩云間,引得詩情入碧天。
萬疊松濤懷涌浪,千峰石刻手馳箋。
相機會意開青眼,游客凌風呼謫仙。
飛鳥一群穿插過,翩翩猶若撫山弦。
泰山索道
登山何懼力難從,憑纜須臾凌碧空。
輕撥暮云浮偃月,橫穿旭日見丹虹。
帝王疇昔曾回馬,賓客而今可馭風。
仙界人間拋一線,行吟泰岱醉詩翁。
泰山桃花源
一年好景在新春,曳杖桃源又作賓。
灼灼花開尤慰眼,熙熙客駐異逃秦。
谷中溢彩賞媧石,溪里染眸飛赤鱗。
坐倚東風聽鳥囀,澄嵐相挽忘歸人。
泰山西溪
西溪風景拽鞭絲,懸瀑盤松取次宜。
尋古曾臨天勝寨,怡情猶賞白龍池。
山光醉客何須酒,澗水彈琴自有詩。
小憩林蔭石為榻,身邊鷗鷺不相疑。
泰山西湖
泰山投影醉西湖,風月無邊水上鋪。
夕映朝暉生景色,鶯聲燕語吐春符。
纖纖綠柳舟牽夢,朵朵白云魚戲駒。
觀瀑蕩桴兼覽岳,游人爭說此間姝。
虎山公園
清佳無愧小蓬萊,月亮門常向我開。
昔乃帝王屠虎處,今為民庶憩心臺。
一湖嵐岫魚游出,百囀鶯歌風送來。
詩思油然無管束,隨同云影入天垓。
謁六郎墓
祭酹忠魂傾羽觥,清蟬隔葉奏哀箏。
潑冰冦畏雄關鐵,設伏功成敵膽驚。
萬里邊疆稱鎖鑰,一生戎馬自長城。
冢塋之異誠無礙,良將遺風已蕩旌。
馮玉祥墓
每日清晨何用邀,石階高聳杖如潮。
英雄獨臥英雄冢,大眾偕行大眾橋。
戎旅生涯多弭難,平民心情盡遵堯。
松聲人語慰貞魄,春夏秋冬不寂寥。
泰山大眾橋
溪聲鼓起彩虹腰,雨霽山光入望遙。
覓句云中多過往,談玄塵外少喧囂。
英雄長臥英雄冢,大眾偕行大眾橋。
客步川梁凝目久,將軍本色未曾凋。
(大眾橋為馮玉祥將軍捐資修建)
雪中登泰山
今夕登山氣自豪,漫天飛絮染征袍。
獨憐瑰景真稀世,何懼朔風頗似刀。
蟲二石留人味賞,大觀峰寄語稱褒。
雪中青眼取佳照,一笑詩心醉若陶。
泰山環山路
一條玉帶系山腰,接踵游人破寂寥。
登岱自穿靈運屐,賞梅須過魯班橋。
夜分明月亮千盞,晨踏鶯歌旋九霄。
太白長眠如喚醒,沿途信是卷詩潮。
陪滬贛詩友登岱
千仞丹梯豎起來,天門早已為君開。
青松裊裊親迎客,云海滔滔與洗埃。
隨意煙霞同步走,無邊風月可心裁。
登高請詠泰山賦,一展胸中八斗才。
訪老挑山工
皤翁佳興憶生平,扁擔捧持猶動情。
日月打磨鋼鐵背,風云滋養迅雷聲。
百人步履紅旗引,一座巨輪天宇擎。
號子重呼雙淚涌,青春無悔未虛行。
登岱懷古
嬴政封松雨驟哉,仲尼瞻魯尚留臺。
云中蹬道能提速,一步干年跨過來。
泰山南天門
萬階提起豎天東,仙界人間自貫通。
太白當年一長嘯,至今吾輩沐清風。
謁泰山青帝宮
當為斯神奉一甌,千山播得翠橫流。
還將賒愿亦祈訴,教我青春不白頭。
泰山天燭峰
仰觀峭岫碧云縈,若熖霜松亮眼睛。
天助皤翁耽讀樂,故燒高燭送光明。
泰山一線天
客疑造物設幽關,仰望青空如線孱。
莫是天門開一縫,神仙自此覷人間。
泰山醉心石
閑臥東溪歲月深,自彈松瀑一張琴。
笑它巖石猶如我,水秀山明獨醉心。
謁泰山靈巖寺羅漢群塑
扼腕傾身各有姿,含悲含笑入禪思。
殿中拱手深相揖,邀爾吟壇共論詩。
天街散步
漫步天街氣自雄,閑觀石刻趣無窮。
白云出洞含詩意,飄入吟翁談笑中。
天街夜行
明月當頭作路燈,遠眸星斗臥崚嶒。
忽疑身是紫微客,漫步清霄第九層。
泰山香油灣
仙人背影已溟茫,留下一灣云水香。
且看銀鷗時啄飲,莫非爾也潤詩腸。
泰山普照寺
收拾嵐光云寺中,五音石上論窮通。
月篩松古雖圓寂,仍沐六朝蒼勁風。
題三陽觀救苦臺
觀中殿閣聳云霄,門外石坪凝眼瞧。
若是此臺能救苦,衙齋誰聽竹蕭蕭。
宿泰山仙居賓館
館住仙居真似仙,皤翁一夜臥云煙。
開窗俯察熒燈處,難辨人間與帝天。
登岱遇雨
信是山高氣象殊,片云翻墨亦拋珠。
望中松聳絕崖上,何處尋棲五大夫?
泰山西溪
觀水賞松情自迷,瀑聲石趣入詩題。
今朝顧影猶生恨,流盡青春是此溪。
年初一泰山游客如潮
癸卯新正客涌來,天街松籟洗塵埃。
半遮口罩游人面,卻露笑容浮九垓。
泰山挑山工
邁開雙腳步青天,汗潤日圓和月彎。
提醒當今州縣吏,宵民挑得是江山。
泰山挑婦
珠汗懸眉濕笑容,肩頭沙擔似輕松。
兩坨放下立身處,凝眼平添三座峰。
鷓鴣天·泰山仙人橋
自是神工非魯班,竟拎三石靄空懸。淵深千丈絕飛鳥,橋接雙崖唯渡仙。
松濤涌,白云牽。詩人妙語愧天然。留連勝境歸來晚,回首中霄虹一彎。
鷓鴣天·泰山天勝寨
登探寨中驚雉飛,玉皇洞口捲云帷。秋風颯颯誦青史,紅葉蕭蕭說赤眉。
憑天險,顯神威。大刀斬得將官回。千年故事收囊里,一望群峰沐夕暉。
鷓鴣天·泰山百丈崖
誰削危崖直聳天,一簾瀑布拍云煙。巖松疊疊常棲鷺,澗水泠泠自撫弦。
觀龍躍,賞虹懸。海潮迢遞問潭淵。今朝已醉氤氳里,舉目天門見謫仙。
鷓鴣天·泰山八仙橋
梳洗河銜虬在灣,丹虹飛跨彩云間。一溪故事流千載,百尺川梁過八仙。
渡王母,步東天,蓬萊消息鳥頻傳。登橋猶慕純陽子,塵域蝸爭羞著鞭。
鷓鴣天·泰山云水亭
策杖棲遲云水間,世塵拋卻即神仙。小亭對酒二三子,佳興抨棋四五盤。
松寄韻,瀑彈弦,春鶯囀翠萬重山。勸君一試煙霞旅,滌慮清風不費錢。
鷓鴣天·泰山石敢當文化園
拂水偎山看一園,風光今昔若絲牽。敢當自可鎮魑魅,盤古猶能辟地天。
花楚楚,蝶翩翩,石林八卦入迷團。棲遲仙苑斜陽短,多少游人已忘還。
阮郎歸·泰山天外村
客憐天外一仙村,遠離俗世塵。瀑簾雨霽掛霄門,青山浮白云。
花播馥,水飛鱗,鶯歌猶樂聞。此間宜把酒傾樽,做回仙界人。
滴滴金·泰山茶溪谷
春風獨戀茶溪谷。水鳴琴、鳥謳曲。竹石銜情得芬馥。百花爭濃郁。
穿山越野茶傾目。郁金香、紫鵑熟。清氣縈梁一壺足。合在瑤池沐。
滿江紅·泰山
一柱擎天,名遐邇、無邊風月。蔭蹬道、亭坊殿閣,浮嵐如潑。日出扶桑紅宇宙,鷗翻云海輕霜雪。瀑撫琴、鈞曲詠期牙,埃塵絕。
雙遺并,人世缺。文有脈,峰多碣。秦松憶封禪,漢柏相接。傲覽仲尼天下小,醉吟太白清風勃。舒望眼、形勝客如潮,寰球熱。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