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安 > 正文
  • 西紅柿產業“映紅”鄉村振興路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 攝影 隋翔 審核 王天姿)這個春節,岱岳區黃前鎮大北嶺村村民過得格外喜悅。村里不僅給70歲老人每人發放了10斤米、10斤面,還邀請劇團在村文化廣場連演3天,這在以前從未有過。

      看著村里老少爺們齊聚一堂,聽著舞臺上歡快的樂曲,大北嶺村黨支部書記王折坤心里熱乎乎的。聽了一會戲,王折坤扭身去了大北嶺村蔬菜大棚。大棚里,一個個綠油油的藤蔓上,紅彤彤的“泰山鐵皮西紅柿”宛如一串串小燈籠,增添了節日的喜悅氣氛,大北嶺村“兩委”一手拿筐,一手采摘成熟的西紅柿,忙得不亦樂乎。

      “別看我們的西紅柿不大,但吃起來口感很好,有西紅柿的老味道,最近采摘的村民和游客都不少,大家都想帶點回家。”大北嶺村黨支部書記王折坤說,由于選種好,水土好,種植過程又不用催熟劑,大北嶺村的西紅柿最貴時12元一斤,仍供不應求。

      

      “這菜種得真不孬”“從沒想到老家不僅有了大棚,還種出了這么好吃的柿子”……聽著十里八鄉親友們的稱贊,村“兩委”干部手里的活兒干得更起勁了。

      “這是我們村創業的第一個大棚,為了摸索經驗,更為了給村民打個樣,從建棚、下苗到后期管理,所有的活都是村‘兩委’干部在干。”王折坤說著,又忙著清理起大棚里的竹炭爐子,這兩天降溫了,地處高山的大北嶺夜間溫度達到-15℃,晚上需要燒碳增溫,為了守好一棚“金疙瘩”,王折坤和幾個同事在大棚里搭了個簡易床,干脆都住在棚里。

      一邊種西紅柿,一邊學著抖音直播,王折坤還開始了直播帶貨,進一步擴大“泰山鐵皮西紅柿”的知名度。“每天有空就開直播,跟粉絲聊一會兒,還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研學學校上門。”王折坤驚喜地說。

      辛勤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王折坤給記者算了筆賬。去年11月,大北嶺村蔬菜大棚基地的頭茬西紅柿上市,春節前短短兩個多月,4座大棚蔬菜已賣了10萬元。正是有了第一筆收益,村里用這筆錢給全村166位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了米和面,讓村民共享村集體收益。村里日子過好了,村民們都喜笑顏開,大年初四至初六,大北嶺村村“兩委”成員和新鄉賢們籌資請來藝術團,在村里熱熱鬧鬧唱了三天。

      以前,大北嶺村地處黃前鎮山坳,是個窮村子,這里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村里人口老齡化嚴重,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2019年,老書記到了退休的年齡,村民們都想選個能人帶領村子富起來,就想到了一直在外創業的王折坤。

      “我15歲就出門打工了,學徒、工程都干過,可從沒想過回村。”王折坤很矛盾,但還是回來了。

      黃前鎮在泰山東側,北靠黃前水庫,當地山林水域眾多,林果業發達,但受地形所限,蔬菜產業相對匱乏。“村里急需一個強村富民的產業,在山區發展蔬菜產業也許是個出路。”王哲坤說,既然返鄉干書記,那就要帶村民走出一條鄉村產業振興路,未來優質蔬菜肯定大有所為,他認準了這條道。

      王折坤帶著村“兩委”干部很快就到了壽光考察,還把農業技術專家請進了村。在黃前鎮黨委政府和駐村第一書記,村里建起了首批4個大棚,30年沒種地的王折坤,又回到故鄉,也成功為村里挖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泰山鐵皮西紅柿已逐漸打開市場,訂單越來越多,管棚、摘菜、裝箱等方面的工作量大增,村干部們忙得不可開交,卻滿心喜悅。

      

      “柿子今年長勢正旺,這四個大棚成功后,我就想領著村民一起發展特色設施農業,打造成休閑采摘和生產體驗基地,打響泰山鐵皮西紅柿品牌,進一步帶動村民就業增收,讓西紅柿產業映紅鄉村振興致富路。”王折坤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