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升騰,人間至味是團圓
有滋有味的“云端”年夜飯
2月9日,大年三十,在濟南長清孝興家園小區內,大紅燈籠高高掛,烘托出溫暖喜慶的節日氛圍。
“魚來啦,開飯!”孝興家園后楚村王立河家的餐桌上擺了滿滿一桌年夜飯:炸藕合、炸尖椒、炸金蟬、燉雞、燉肘子、卷煎……香噴噴熱騰騰的魯味大餐令人垂涎欲滴。
作為這頓年夜飯的主廚,王立河一大早就開始忙活。當金蟬進入熱油鍋,香味兒立刻就撲面而來。“今年大家有口福,冰箱里還有夏天逮的金蟬。”王立河動作很麻利,一個菜幾分鐘就出鍋。“以前,我們過年還會蒸年饃,現在基本都靠買。”他說,過年吃什么并不重要,現在日子好了,平常雞鴨魚肉都不缺,“過年最重要的還是團圓的氛圍。”
王立河兄弟三個,一起過年的是他家和老二家。“我家老三在澳大利亞,他們過年不放假。”王立河說。正說著,遠在澳大利亞珀斯的王立江打來了視頻電話,互道祝福之后,王立江說:“快讓我看看今年都有什么硬菜?”
2007年王立江在深圳工作時,正好有到澳大利亞打工的機會,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十幾年。
每逢佳節,除了思念親人,王立江最懷念的就是家鄉獨具特色的美食。“這炸藕合一看就好吃。”王立江說,這些菜式在國外根本吃不到。去年7月,他和愛人休假回老家時,可沒少吃。
雖然在澳大利亞生活了十幾年,但王立江一家仍保持著國內的飲食習慣。“我們也是整天吃饅頭、包子、稀飯、炒菜,只是這里的超市只有原材料,什么都得自己做,不像咱國內什么都能買現成的。”為慶祝新春佳節,他們特意包了韭菜餡的包子,“韭菜是我們自己種的,超市里太貴。”
“最近華人超市有踩高蹺、舞龍舞獅表演,外國同事也會祝我們‘新年快樂’,雖然他們可能并不清楚春節具體是哪一天。”王立江說,周末他們還準備和鄰居、老鄉一起聚一聚,慶祝春節。
視頻通話期間,王立河的母親陳德芳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尤其是聽到老三正吃著韭菜餡大包子的時候。“我這三個孩子都挺孝順,別看老三在國外,每周都打電話,隔三岔五就給家里寄奶粉、藥品。”她說,自己這個農村老太太也出過國,在澳大利亞住過好幾個月呢。
大洋彼岸的問候把一家人的“年味兒”推到了頂點。這頓年夜飯,有滋有味,有團圓的滿足,也有各自安好的喜悅。
?。ㄓ浾?王?。?/p>
這頓飯儀式感滿滿
“開飯了!”2月9日晚上七點,在青島市李滄區,廣東正平天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坤招呼一家人趕緊上桌。
作為地道的膠東人,在王建坤看來,幾世同堂,一家人團團圓圓吃著年夜大餐,是過年的經典標志。
“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團圓飯,這是舊年和新年的交接,也是辭舊迎新的象征,新的一年、新的氣象,從這一餐開始。”在省外求學、工作7年時間,每年除夕,他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吃上一頓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年夜飯。
今年,王建坤一家人和大伯家一起過年。魚,是年夜餐桌上當仁不讓的“C位”。石斑魚、鯧魚、大古眼,有清蒸、油潑還有家常燒,幾種新鮮美味的魚,成了餐桌上穩穩的主角。
色澤紅潤、味道鮮美的油燜海捕大對蝦也是必不可少的“顏值擔當”。父母常說,過大年吃蝦,象征著遇事圓滿順暢、財運亨通,日子節節高。
關于年夜飯的溫馨回憶里,一定少不了餃子。膠東海鮮餃子,是在海洋文化背景下世世代代漁家人的智慧結晶,今年的年夜飯,母親親手包了韭菜蝦仁雞蛋水餃。小時候在家,王建坤不怎么愛吃餃子,不在父母身邊,反而特別懷念家鄉的餃子。
“這兩年經常變著花樣給爸媽做些‘稀罕菜’。”年前備菜時,王建坤就對除夕夜這個全家團聚的時刻感到期待,為了準備年夜飯,王建坤特意用手機搜美食的視頻教程,做了一道熱氣騰騰的臘腸芋頭。家人圍坐在一起,對此贊不絕口。
年夜飯上桌,王建坤和父親、大伯一起喝了幾盅。半瓶酒下肚,父親打開話匣子:在曾經物資匱乏的年代,一頓年夜飯可能要準備上半個月,一家人平日里節省下來的食材,齊齊擺放團圓夜的桌上,如今生活好了,年夜飯的儀式感和重要性,一如從前。
對此,王建坤深有感觸,作為廣東省青島商會副會長,他會經常推介李村脂渣、李滄鍋貼等青島美食。這次回廣東,他準備給沒能回家過年的老鄉帶流亭豬蹄、青島啤酒等特產,一起感受舌尖上的年味與鄉愁。
人間煙火處,年味正濃時。燈火輝映中,親人臉上的光彩、父母眼角的笑意,是年夜飯最隆重的佳肴。“辭舊迎新的這一晚,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激勵我們在新的一年努力奮斗。”王建坤說。
(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 丁之)
安置房里飄出新年味
“這是我自己列的年夜飯菜單,一家人第一次在樓房里過年,一定要好好準備一頓年夜飯!”除夕當天,在煙臺市福山區回里鎮的庫區移民安置房內,逄孝全拿著手寫的菜單高興地對記者說。
因建設國家水網大動脈的重要工程——老嵐水庫,煙臺市于棲霞市桃村鎮、福山區回里鎮、牟平區觀水鎮規劃建設了三處安置點。惠禮富城是福山區回里鎮的庫區移民安置房小區,安置著茂芝場村、前富村、后富村3個村784戶村民。
“年夜飯就要雞開頭、魚打尾,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逄孝全說道:“在外面最想念的就是煙臺的偏口魚,年夜飯也一定要有這道菜。魚出鍋的時候,新年也就來了。”
“以前做年夜飯還得在院子里燒柴火,現在有了天然氣可太方便啦!”逄孝全表示,往年殺魚、洗菜都得在院子里,沒有熱水,手凍得通紅?,F在住了樓房,有了集體供暖也有了熱水器,打開水龍頭就有熱水,做年夜飯更帶勁兒了。
“這排餃子包著棗,吃到的人明年紅紅火火;這排餃子包著洗干凈的硬幣,吃到的人明年財源滾滾。”逄孝全的妻子邊包餃子邊說:“餃子就數大年三十兒這天的最香了,吃的是團圓、是祝福!”
“今年住了樓房,孩子們小年之前就回來了,樓房暖和、干凈又舒服,孩子們都愿意在家多住幾天,我們老兩口也開心!”逄孝全的父親逄忠財今年74歲,他告訴記者,從住了一輩子的老房子搬走時,非常不舍,但現在適應了新房之后,感覺真是享福了。
“今天中午吃了燉魚和大雜燴,晚上一定得吃餃子。”前富村村委委員孫美紅說,今年是村民在安置房的第一個新年,要時刻“在線”,隨時準備解決村民在新房居住出現的問題。
過去前富村的村民想進城,走到公交站要近個半小時。逄忠財指著窗外說:“現在小區門口就有公交站,出門就能坐9路車到區里,今年我和老兄弟們約好了元宵節一起進城看秧歌呢!”
下午三點多,逄孝全家的廚房里有序地忙碌起來,一家人分工明確,手腳麻利地處理著備好的新鮮食材。燉肉、烤雞、燜魚、炸藕合等佳肴在鍋中翻滾,香氣撲鼻,奏響了團圓過年的協奏曲,訴說著溫馨與喜悅。
春晚開始的倒計時響起,餐桌上的12道菜擺放得整整齊齊。窗外,燈籠逐漸亮起、紅光搖曳;屋內,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品美食、道思念、送祝福。
?。ㄓ浾?邢金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