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尋龍” | 傲徠峰下瀑流瀉 白龍深臥碧潭寒
“昔人曾作此欄桿,今日何妨取次看。百尺懸崖春草綠,白龍深臥碧潭寒?!痹谔┥浇ㄡ窐虮庇幸簧綕久麨榘埑?,因水從百丈崖流下,形成的瀑布似是白龍順峽越澗直瀉入池而得名。
在白龍池畔建有一座淵濟公祠,是古代祈雨的地方,根據宋代的碑碣記載,自漢唐至宋,歷代皇帝都曾派人到淵濟公祠祈雨。宋元豐五年(1082年),神宗皇帝封白龍為“淵濟公”,并在池畔建神龍祠,也就是今天看到的淵濟公祠。
白龍池北有巨石若圭,上刻“玄圭石”,雨季山澗流水增多之時,巨石如巨舟行激流中,巋然自若,被稱為石舟;而雨霽天晴,巨石又如巨龜出池,伏巖曬背,所以又稱曬龜石。玄圭石上遍布題刻,有袁?、賈宣、裕斎等人的詩刻。
白龍池東有招軍嶺,西有飛鴉峰,前有鑼鼓灣,后有黑龍潭。夏季雨水增多時,流水從高處飛瀉入澗,水花如散珠濺玉,云霧升騰,古人稱之為“龍洞甘霖”,是泰安八景之一。
相傳,龍能興云致雨,古時,白龍池是人們求雨之地,所以每當天氣大旱,皇帝就會派重臣到此焚香求雨,往往都會有求必應。關于白龍池,在民間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明代宋燾的《泰山紀事》中記載:“傲徠峰下潭中,白龍最為靈異。古傳龍化美丈夫,為岱南田家傭,復贅為婿。善灌園,每夜澆田,蔬畦皆滿,不聞轆轤聲。鄰人異之,從園隙窺視,乃見白龍長數丈,銀鱗萬點,寒光奪目。半身入井吸水,吐盈數畦。其人驚仆,遂宣傳之。龍知事泄,乃辭去,語其室人曰:‘家在傲徠峰百丈崖下’。今日白龍池是也?!?/p>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在泰山傲徠峰下的潭中,住著一條白龍,非常靈異,有一天白龍化作一美男子,到岱南的一戶人家做工,后來被招為上門女婿。白龍每晚都會去澆灌菜園,但奇怪的是,從來也聽不到他搖動轆轤打水的聲音。鄰居覺得奇怪,便在一天晚上,偷偷爬上墻頭窺視,看到了一條身長數丈的白龍,龍鱗銀光閃閃,寒光耀眼,只見白龍半個身子探入水井,吸足水之后再噴吐到菜地里。鄰居回家后把看到的情景告訴了別人,白龍知道天機已泄,只好離開,臨走之前告訴妻子他是傲徠峰百丈崖下白龍池的小白龍。
據說,白龍回到白龍池以后,因為懷念人間,有求必應,時常顯靈降雨。而白龍降雨的故事還被寫進了詩中,被刻石留念。
明萬歷七年,泰安連續七個月不下雨,土地干涸,顆粒無收。泰安知州袁?心里著急,在聽了小白龍的傳說后,袁?帶人到白龍池舉行了隆重的祈雨儀式。祈雨的第二天就下了小雨,三天以后,下起了大雨,解決了干旱的問題。于是袁?作了一首詩《白龍池》,稱揚白龍的功德,并在詩序里記述了這件事的前后經過,詩的內容為:“白龍之潭,淵淵莫測。有禱則應,沛降甘澤。粒食生民,四境既宅。靈承神休,永祀功德?!?/p>
據記載,宋真宗到泰山封禪時,把泰山上所有的神仙都封了一遍,封小白龍為濟淵公,并在白龍池旁建了一個淵濟公祠供奉小白龍,后來有一年發大水,把淵濟公祠沖了,現在的淵濟公祠是2000年重建的。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記者 劉小東 陳陽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