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時評丨讓更多的人就好業創好業
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3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基本穩定、持續好轉,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397萬人。社會對此高度關注并熱議。
我國就業創業的良好增長勢頭,源于去年以來經濟不斷恢復、穩中向好。正如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表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是拉動就業增長的關鍵。服務業加快恢復,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4.6%,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去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不斷擺脫疫情的困擾,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各行各業生機勃勃、活力迸發。這為推動就業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基礎。
國家從上到下重視民生、促進就業創業,推出的各項政策措施為更好就業創業提供了堅實保障。國家一直重視就業創業,推出多種政策措施吸引人更好就業創業、推動用人單位更好招用人才,比如“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活動高頻率開展,“技能中國”行動深入實施,人才市場供求兩旺,這為更好就業創業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去年國家及時調整優化穩就業政策,穩崗返還政策持續實施,吸納就業補貼延續拓展,這些無疑減輕了企業成本和壓力,提高了企業招人用人、擴大規模的積極性,讓企業招人用人吃上了“定心丸”。
就業創業良好態勢是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也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今年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就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雖然,2024年就業工作穩的基礎總體牢靠,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恢復,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出現,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但是,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社會預期偏弱,就業創業不容過于樂觀。各地應繼續加大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夯實擴大就業的重要基礎。同時,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制度,多渠道、多途徑開發公益性崗位,聚焦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強化政府托底安置。此外,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日漸增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難、多頭跑,辦理此類糾紛調查取證難、事實認定難,法律政策不完整,穩就業應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和服務。
去年,山東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總抓手,縱深推進“三個十大”行動,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全省經濟持續回升、鞏固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特別是,始終把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斗目標,民生改善交出新答卷,城鎮新增就業124.5萬人,新增城鄉公益性崗位61.9萬個。今年,山東繼續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省份建設,支持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穩崗擴崗,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措施。實施“社區微業”行動,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新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10萬個。實施“創業齊魯”行動,新培育20個省級創業街區。探索重點行業領域招錄退役軍人“直通車”模式。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新增高技能人才15萬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探索多層次多領域促進共同富裕有效路徑。這些,都將為全力穩就業促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們不斷著力促進就業創業,進一步推動“穩就業”工作向縱深發展,就能讓更多的人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書寫新時代美好的未來!
岱下時評特約評論員:金箭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