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理響中國 | 解碼文化傳承發展】怎么理解文化主體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鮮明提出了“文化主體性”的重大論斷,那有了文化主體性呢,也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強的自我,有了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的堅定與自覺。依靠文化主體性,我們中國人就可以意氣風發,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以更加深刻的信心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大家好,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雷博。

      我們今天為什么這么重視文化主體性呢?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歷過一個與自身文化傳統對抗甚至撕裂的痛苦過程,那在反思、重構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迷惘與失落。近年來呢,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整個社會關于中華文化主體性的意識也明顯增強,“國潮”“國風”興起,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我們能夠感受到,似乎有一條精神紐帶和脈絡,從遠古一直貫通到今天,通向我們每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深處。那這種讓我們感動、振奮、自豪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

      我認為,這條精神脈絡的內核,也是我們中國文化主體性的關鍵要素,是一組最簡單但也最深刻的“問題”。

      什么是“人”?怎么樣能夠成為一個活潑的、飽滿的,愛人同時又自愛的人?

      孔子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倫理道德的一個最起碼的基點,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自己安身立命,也要和他人共同進步,這樣仁愛、勇氣、智慧這些美德才能生長起來。孟子告訴我們,人活著不僅僅是追求吃飽穿暖,心中還應該有一個“良知”的火苗。老子告訴我們,生命的維度很豐富也很深刻,我們不僅“活著”,還可以去探索什么是“道”,而對于“道”的理解呢,反過來又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活著”。莊子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有很多“不得已”,但也正是在這樣的“不得已”當中,我們向往一種宏大開闊的生命境界,所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誰說“人間世”不能有“逍遙游”?

      個體生命這么短暫,與無垠的時間空間相比,卑微渺小的自我,有意義嗎?

      這可以說是一個終極問題,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它,就很容易陷入迷茫與虛無。那世界各大文明呢,基本都需要訴諸宗教信仰來作為精神支撐。但是我們中國先賢們給出了另一種思考方式。我們追求的不是永恒,而是生命的深度與質量,是真實可觸達的美好生活。

      但是“美好”并不簡單等同于榮華富貴。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請注意,這四句話不是講給皇帝、宰相這些位高權重的人,而是說給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就是在我們看似平凡的生活工作當中,蘊藏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價值;我們認識的每一個漢字,背誦的每一首唐詩宋詞,都是在“為往圣繼絕學”;我們關懷社會、國家、世界,我們思考人類未來的命運,并愿意為之付出長期持續的探索,這也就是在“為萬世開太平”。

      如何讓這樣一種樸素的“愛”延伸到全社會,變成一種普遍的理念、道德與政治文化呢?

      孟子認為,我們每一個人心里那個悲憫惻隱的情感就是內核,有“不忍之心”,然后才能有“不忍之政”。可是只有善良的動機是不夠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社會與國家治理體系。

      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改革家們,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多重要的嘗試探索。這可以說是中華文明五千年來,在泥濘中不斷蹣跚求索的目標。很難很難,因為這個崇高的理想,對立面是人性當中的自私與貪婪,是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彼此的隔閡、猜忌,是人類社會中長期形成的慣性積習。所以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是一場深刻的斗爭,其間交織著血與火,浸染著汗與淚。

      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一百多年的偉大奮斗,既是強國復興的歷史進程,同時也是推動傳統向現代文明轉型的艱辛探索,是對我們前面提到的三個問題一次系統性回應。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同時,鞏固文化主體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人類共同的挑戰與困境,我們中華文明如何能夠以一種古典而又全新的姿態氣魄,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們每一個人,又如何能夠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可以說,這樣的問題意識,以及圍繞著這些問題所進行的以千年為單位的持續探索,是我們中華文明萬古長青的根本,是我們今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的心靈基石,也是我們文化主體性建構的精神內核。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