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 > 正文
  • 泰山“尋龍” | 泰山天外村十二龍柱,都代表什么?

      一脈相承、躍動千年的“龍”,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符號和精神象征。自古以來,泰山與“龍”有著緊密關系,泰山上帶“龍”的地名、含有龍元素的古建文物眾多。在農歷龍年到來之際,泰安日報社推出“泰山‘尋龍’”欄目,探尋泰山上的龍元素。


      泰山天外村十二龍柱,?都代表什么?

    ?

      凡是到過泰山天外村的游客,都會看到天外村廣場上立著的12根石柱,石柱高7.2米、直徑0.9米,每一根石柱的柱體上都有著不同風格的雕刻圖案,圖案以龍為主,又稱十二龍柱,分別代表了歷史上曾到泰山進行封禪祭祀的12位皇帝。

      

      天外村位于泰山景區大眾橋西側,路口巨石上書“天外村”三字,古人講人到了此處紅塵漸遠,煩惱頓消,視為天外,因此得名天外村。這里既是山城接合部,也是環山公路與西溪游覽公路的交會點和游客集散地。

      

      修建于2000年的天外村廣場又名“天圓地方”廣場,“天圓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在泰山極頂設圓壇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設方壇以祭地,以示“天圓地方”。廣場占地總面積3.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廣場和圓形廣場,全部用泰山花崗石材鋪裝。在兩廣場連接通道兩側,安置12根龍柱,表示歷史上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這12位皇帝分別是:黃帝、舜帝、周成王、秦始皇、西漢漢武帝、東漢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和清乾隆。在連接通道中央,則是長27米、寬3米的以唐玄宗封泰山為內容的浮雕。

      

      

      

      從天外村廣場拾級而上,右側龍柱自下而上分別表現黃帝“會各方于泰山之上”,黃帝坐著大象駕轅出行,龍、鳳、虎、狼前呼后擁;周成王坐著用黃金作挽車橫木的車子,巡狩岱岳;漢武帝“得寶鼎封泰山”,在岱頂立漢石表“無字碑”(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以示功高文不能表,在岱下建東岳廟,并手植柏樹,萬世流芳;隋文帝在泰山設壇祭青帝,求降甘露;唐玄宗于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登山封禪,撰書“紀泰山銘”刻于岱頂大觀峰,同時刻“丈人峰”于山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康熙祭祀泰山,宣講《泰山龍脈論》。

      

      左側龍柱自上而下分別表現乾隆御制《古登封臺碑》,贈“泰山三寶”(三寶為后來分三次所贈);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宣天書步行登泰山,敕建天貺殿;顯慶六年(661年)唐高宗同皇后武則天乘車來泰山封禪,在社首山降壇共祀地神,在朝覲壇接受百官、諸侯和各國使臣朝賀;東漢光武帝登封泰山至中天門小憩,光武帝禪地后,鳳凰集聚泰山腳下,遂建鳳凰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坐鑾駕登封泰山,命丞相李斯篆書刻石,以記功德,下山途中在大松樹下避雨,因松樹護駕有功封此樹為“五大夫”;舜帝騎麒麟東巡泰山,在泰山極頂行“柴望”之祭,并召見東方諸侯和百歲老者,昭告天下,統一日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劉小東 陳陽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