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天府評論:開年實招暖招頻出放大民生“幸福圈”
新年伊始,中央部委年度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各部門相繼推出民生領域的新規新舉,為2024年帶來濃濃暖意。
發展為要,民生為本。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民生領域件件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事與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最能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能體現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的價值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從住房、醫療、教育,到物價、就業、社保……一系列彰顯民生特色的政策措施,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刻印在追夢路上,猶如冬日的陽光,溫暖著百姓生活。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發展而發展,根本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幸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強調的,“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呵護“一老一小”和困難群眾、關注靈活就業人員、啟動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構建教育新生態新格局、跑出健康中國建設的“加速度”……中央部委各部門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為做好年度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處處回應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詮釋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新時代新征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有了更高的新期待。做好2024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無論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還是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無論是編織世界上最大的社保網,還是不斷改善環境建設美麗中國,都要以“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民生熱點難點卡點“破題”。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支點,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既是群眾普遍受益、直接受益的過程,也是創造新的增長點、提高增長潛力、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堅持科學方法論,真正抓在點子上,抓到關鍵處。如:新的一年將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立法,扎實做好立法研究。同時,動態調整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指導地方落實清單制度,織密織牢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網。將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對所有靈活就業人員免費提供規范可持續的基本就業公共服務……這些實招暖招頻出,為擁有“更有尊嚴的生活、更加豐富的權利、更為出彩的人生”鋪路架橋,放大了民生“幸福圈”,支撐起“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美好未來,讓福暖四季、順遂安康成為看得見的溫馨、感受得到的暖陽。(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