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有了“CEO”
開欄的話:
新時代氣象萬千,新征程催人奮進。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埋頭苦干,取得累累碩果。新年伊始,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唱響登高望遠拓新路、奮力爭先開新局的“春之聲”。
新春來臨之際,為全面展現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即是沖刺的精神狀態,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泰安實踐的生動故事,本報開展“望岳·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即日起,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積極踐行“四下基層”,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基層采訪,將鏡頭、筆觸直接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最前沿,聚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型工業化、黃河國家戰略、現代服務業、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重點工作,推出一系列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全媒體報道,記錄社會經濟澎湃發展新氣象,講述一線勞動者奮斗堅守暖心事,一起見證泰汶大地上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冬日大棚農事忙。位于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的櫻桃種植大棚內,一簇簇紅紅的櫻桃掛在枝頭,格外誘人。
推開大棚的簡易門,王福春熟門熟路地走進來,迎面撲來的暖意讓他舒展了眉頭。
“今天果子長勢怎么樣?”一句看似沒頭沒尾的話,卻不知從哪很快得到了回應:“今天看著不錯,這兩株果子紅透了,只是時間上是不是早了點?”循著說話聲,記者看到了濃密的櫻桃樹中一個晃動的身影,很快高靜朝著這邊走了過來。
對于王福春的出現,高靜早已習以為常。自打這個空調制冷大棚開始反季節種植櫻桃,王福春就成了這里的常客。近期,隨著櫻桃成熟期的臨近,王福春更是每天必來“報到”。
“他是我們村有名的種櫻桃‘CEO’,有他帶著我們照看這些果樹,我們心里踏實著哩。”略顯靦腆的高靜一邊說話,一邊用手擺弄著眼前的櫻桃。
高靜是王林坡村汶泉圓生態農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她雖然年紀不大,卻是一位有著七八年櫻桃種植經驗的“老把式”,說起自己熟悉的櫻桃,原本拘謹的她立即變得侃侃而談:“眼前這個空調制冷大棚是合作社首次嘗試投建,專門用于種植年前成熟的反季節櫻桃。棚內從育苗中心移植來了1000多棵櫻桃樹,在原本櫻桃成熟的7月份栽種,通過空調提前制冷休眠,調整櫻桃成熟期,實現櫻桃的反季節上市。”高靜給記者估算了一下,目前這一棚櫻桃大概能在2月初成熟,抓住春節前的銷售黃金期錯峰上市,價格比節后上市能翻個五六倍。
“現在我們掌握了制冷技術,一年四季想什么時候吃櫻桃就可以吃上自己種的大櫻桃了。”高靜自信地說。
說起如今合作社成員的好日子,高靜句句離不開汶泉圓生態農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王福春。
2019年,王林坡村黨支部領辦成立汶泉圓生態農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但由于不懂技術、不會經營,遇到了發展瓶頸。于是,村黨支部把目光鎖定了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在外“能人”王福春身上。
“當時村里種植櫻桃多以露天應季種植為主,每公斤30元至40元,趕上行情不好的年景也就不足20元一公斤。然而在大連等地,相同品質的櫻桃,因為錯峰上市,價格能賣到10倍以上。”于是,剛回村入職的王福春就將目光鎖定在了櫻桃大棚種植上。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了能擔起“領頭羊”的職責,王福春四處學習取經,邀請專家指導,憑借他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管理經驗,
合作社首批建設了3個冬暖式種植大棚,當年就收到了成效。“當時櫻桃成熟后,每斤價格賣到了100元左右,這讓原本還有顧慮的合作社成員們瞬間增加了積極性。”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福春依然歷歷在目。
近年來,在王福春帶領下,合作社高標準建設了組培育苗中心和農業產業園區,還將先進的種植經驗傳授給村內種植戶,幫助村民致富。如今,農業產業園區配套育苗大棚5個、冬暖式種植大棚30個,培育櫻桃、藍莓等果苗300萬株,遠銷云南、新疆等城市,帶動村民年均增收8000元,推動村集體年增收40萬元。然而對于王福春來說,他并不滿足于此。王福春說:“這次空調制冷大棚種植成功后,我打算再多建幾個大棚,把空調制冷大棚的規模擴大起來,讓更多社員的錢包鼓起來。”
冬日的生機,總是讓人格外驚喜。越來越多人才的加入,帶來了更多先進理念,為這片鄉村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能量,鄉村振興在這個冬天也變得更有溫度。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記者 楊文潔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