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廉情簿”算明白了“民情賬”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柳萍 秦承嬌 審核 陳茂榮)“這個門頭房位置好,咱是親戚,能不能給我留一下?”“這事辦不到,違反規定。”近日,泰安市泰山區北上高村又有一批集體門頭房對外出租,面對來自親戚好友“托關系”“找路子”的電話,村“兩委”成員宋少昌拒絕得干脆利落。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泰安市以清廉村居建設持續深入開展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抓好“關鍵小事”,持續正“本”清“源”,以廉促治、以廉促富,讓鄉村振興的腳步更加堅實。
“現在門頭房招租‘全透明’,群眾在招投標平臺能看到競價一次高過一次,村集體收入增加了,群眾對村‘兩委’班子的信任度也提高了。”宋少昌說,今年北上高村資產租賃收入接近2000萬元,溢價率達26.7%。
村級“三資”規范化管理是清廉村居建設的重中之重。“集體還有多少資產,土地發包給了誰,承包年限多久,村里面錢又花在哪兒了,村民都清楚了。”如今,談到農村集體“三資”清理整治工作,新泰市西周南村村民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賬”。村黨支部書記張燦良說:“通過‘三資’清理,我們新增工業供水單位3家,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將突破200萬元。”
注重“小切口”,實打實拿出具體對策,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泰安市紀委監委把握全省清廉村居建設試點市契機,創新探索建設清廉村居的方法路徑,編制出臺全省首個清廉村居建設地方標準——《清廉村居建設規范》(DB3709/T019-2022),為全市3756個村居清廉建設提供了基本指南。同時,充分發揮數字化手段高效便捷優勢,建設村(社區)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督平臺,打造“采集數據—分析研判—線下核實—跟蹤查糾”監督新模式。
“‘三資’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廉情賬’算不明白,‘民情賬’就理不順暢。”肥城市新城街道閻家小莊村黨支部書記趙衍國對此深有感觸。過去因村班子軟弱渙散、“三資”管理混亂、集體負債累累,導致矛盾沖突頻發。“缺什么補什么”,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當面鑼對面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將開發集體土地、“三資”問題清理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作為公開重點,盤活利用現有資產資源,成功化解大部分村級負債。
輕裝上陣的閻家小莊村變“村莊治理”為“村莊經營”,大膽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自營市場、村企合作、資產租賃等增加村集體收入2000多萬元。腰包鼓起來的閻家小莊村,為民服務的底氣也更足了,為村內所有60歲以上老人購買銀齡安康保險,投資3萬余元精心打造愛心驛站解決自營市場商戶孩子無人照顧的難題,投資建設充電車棚化解電動車上樓風險……享受到清廉村居建設紅利的村民田慶勝說:“手里有賬、兜里有錢,這日子美著哩,誰還有心思去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