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評論 | 用“呼”聲回應民“聲”
泰山巍巍,黃河激蕩,山河遼闊,春風有信。
山東正式進入“兩會時間”,新一屆省兩會代表和委員們迎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肩負著齊魯兒女的殷切期盼,奔赴會場,充分發揮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用“呼”聲回應民“聲”、讓“百姓盼”與“政府干”緊緊相連,奏響了省兩會交響曲強音。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民生改善跟時代同步、與發展相隨,用心用力用情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生態環境等實際問題,始終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山東正一步一個腳印沿著這個目標闊步前行,托舉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年前從亞洲紡織成衣展上簽了一筆大單子,最近一直在加班加點趕制。現在又忙著準備參展樣品,越忙心里越有底!”山東威海金晟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談起正在回暖的市場,信心滿滿。
“我們家兩套房子選到的樓層都不錯,采光很好,小區配套設施很完善,今年我們一家人就在這過年了!”煙臺古現街道墨翠府安置小區安置戶孫女士開心地分享道。
“以前光白天有水,晚上沒水,夏天洗澡很不方便,現在全天都有水,水量還很充足。”近日,棗莊市山亭區潤澤水廠投入使用,看著水龍頭里嘩啦啦流淌的自來水,村民許培愛欣喜不已。
“殘聯主動聯系我免費參加了多場電商直播培訓,還專門請了老師幫我安排小課,現在咱也是行家里手了,每個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濱州市網紅孵化基地殘疾人主播李玉華說。
……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山東把群眾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薄弱環節、采取更大力度,扎實推進各項暖民心、惠民生、順民意的工作,辦實、辦細、辦好。齊魯大地上,正處處詮釋著“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懷,書寫著溫暖人心的民生故事。
想群眾之所想,行群眾之所盼,一場遠征正始于腳下。2023年山東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民生改善交出新答卷。城鎮新增就業124.5萬人,新增城鄉公益性崗位61.9萬個;新改擴建中小學245所,有效保障180萬適齡兒童小學秋季入學,新改擴建幼兒園376所,新增嬰幼兒托位4.7萬個;首個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通過驗收,新獲批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三級傳染病醫院或院區實現16市全覆蓋;新增護理型床位3.3萬張、家庭養老床位2.4萬張,老年食堂達到1.2萬家;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5%、6.7%,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8.4萬多套;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影響力持續放大,首批《齊魯文庫》成果發布;城鄉書房數量翻一番,博物館、美術館觀展人數再創新高,群眾性小戲小劇創演經驗全國推廣;舉辦各類體育賽事5萬多場;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和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整治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一個個具體數字,一項項彰顯溫度和關懷的實招硬招,標注民生暖色,折射發展成色。
海岱日新征程闊,今年兩會上,“穩就業”“優質教育”“健康山東”等民生話題再次備受關注。202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抓實抓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滾動實施20項重點民生實事。全力穩就業促增收、全力推進優質教育、全力織密社會保障網、全力深化健康山東建設、全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務。將心比心感悟民心所盼、以情共情體會民生疾苦,聚焦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實際問題,山東定能書寫“百姓利益無小事”的嶄新篇章!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人們之所以期待兩會、關注兩會、熱議兩會,皆是因為兩會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用“更滿意的收入”回應群眾的期盼,提供“更舒適的居住條件”讓更多群眾安居樂業,讓“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滿足基層老百姓的訴求,讓“更好的教育”改變更多人的命運,讓“更優美的環境”提升生態福祉,就一定能凝聚起齊魯兒女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托舉起更加蓬勃向上、奮勇向前的山東!
民生連著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文/張曉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