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丨數據變資產,要闖哪些關
□ 本報記者 趙豐 常青
數據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乘數效應,數據資產化是發揮數據價值的具體呈現形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數據資產化試點、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試點。如何促進數據“資源”變“資產”,成為省兩會上的熱議話題。
數據資產化,首先要確定數據的所有權。“山東在數據確權方面已經開展了很多工作,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認證只在本省有效,到外省則不被認可,影響了數據流通。”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法務總監董士慧代表所在企業從事數據確權、存證等業務,對數據確權面臨的困難感觸很深。
董士慧認為,山東是工農業大省,傳統特色產業優勢也帶來了數據產業發展的優勢,應進一步推動山東數據交易平臺發揮更大作用,把平臺建設、試點探索與山東產業優勢結合起來。針對目前數據確權、存證存在一定滯后的問題,她建議在試點時探索引入區塊鏈技術等第三方認證機構,即時認證數據的生產者,保護其權益。
除了確權,如何對數據進行價值評估也是數據資產化的核心問題。“目前數據流通還不暢通,其中的癥結是缺乏系統高效、標準統一的數據資產估值與定價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據要素充分發揮其價值。”恒豐銀行資金運營中心總經理畢國器委員說。
去年,恒豐銀行開啟了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研究工作,對外發布了獨立研究成果《商業銀行數據資產估值研究與入表探索》白皮書,在數據資產估值設計、方法構建、公式優化、參數計量、數據表構建等方面進行探索。“全面推進數據資產化需要從數據資產確權、估值、入表、交易等環節,明確數據資產價值實現路徑,推動數字化商業模式革新,推進數據從使用價值向流通價值邁進。”畢國器說,山東推動數據資產化試點,是銀行業等數據密集型行業的一大發展機遇,相關行業應主動探索,推動自身數據資產化的同時,為行業內外企業提供有益借鑒。
政務數據是社會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價值還未得到充分挖掘。德州市副市長陳曉強委員認為,推動數據資產化,政府要帶好頭、探好路、服好務。“首先,加快推進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提高開放數據的質量,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滿足社會對高價值數據的需求;其次,探索建立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制度,科學界定數據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各參與方享有的合法權利,探索建立數據資源利用收益合理分配等機制,爭取在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方面貢獻‘山東方案’;最后,應努力構建集約高效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為數據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流通環境,推動培育專業人才、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
今年1月1日,《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正式施行,明確了企業數據資源可以作為資產進行確認以及如何入表列示。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柏華代表介紹,浪潮集團旗下企業開發上線了數據資產服務平臺和數據資產管理一體機,為企業提供數據資產評估和咨詢服務,探索出一套數據資產解決方案。他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及時出臺相關指導性政策,引導企業開展更多有益探索。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