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再向前丨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就在這些數據里→
“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現亮麗、殊為不易”——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在全球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回升向好勢頭,不僅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名列前茅,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這樣的成績意味著什么?會怎樣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未來中國經濟有哪些新的增長點?一起聽聽專家怎么說↓
在宏觀經濟數據中,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備受關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與此同時,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穩步提高,達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
在2023年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較多、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這樣來之不易的增長數字背后,蘊含著怎樣的含金量?
2023年GDP實現5.2%的增速,說明我國經濟處于回升向好態勢。特別是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們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投資消費對GDP的拉動作用最為明顯,而內需的市場潛能被進一步激發,跟大家的日常生產生活都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這是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個人、每一個家庭共同貢獻努力的結果。
在世界經濟相對衰弱、增速只有3%左右的背景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度超過30%,無論是經濟增速還是總量都是最亮眼的,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首屈一指。從全球比較來看,中國在穩增長的同時確保了自身的經濟安全,構筑了一個促增長、惠民生的經濟安全網,給了大家一個好的經濟環境,也對世界經濟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
多地文旅火爆出圈、“村超”“村BA”“村晚”活力四射、《滿江紅》等國產影片創下佳績……去年中國大眾消費市場現象級爆款頻出,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內需復蘇的背后,是居民收入增長和穩就業的強大支持。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高于GDP整體增速;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2%,核心CPI總體平穩。不難看出,我國消費和就業已呈現出好的恢復態勢,為進一步擴大內需奠定了良好基礎。
當前,中國老百姓在旅游上的消費熱情,反映出文旅產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這其中既有政策引導、產業扶持,也有經營理念的轉變。隨著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的發展,我們說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已經不再是一個夢想。在這樣的帶動下,文旅行業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023年我國服務消費明顯回升向好,其中文體娛樂項目占比不斷上升,成為一大亮點。未來要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和潛力,應在提高服務意識和循環暢通上做足文章。從就業到收入分配,再到生產和消費,必須把整個鏈條良性、加速地循環起來,這能進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從而增強消費能力。同時,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和品質升級,又會帶動供給側創新,從而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
不僅國內經濟回升向好,2023年中國外貿同樣頂住外需收縮等外部壓力,交出一份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中有升的“成績單”,彰顯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深厚底氣。
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9.9%。當前,我國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繼續彰顯向好發展態勢。
去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8%,說明我們在擴大朋友圈、穩定內外雙循環市場方面取得了切實成效。另外,隨著“新三樣”產品不斷擴大出口,我國外貿產品結構也發生重要變化。這也是新產品新動能帶給我們的新發展方向:用外需帶動國內產業,進而拉動經濟增長,這對于穩住國內產業和整體經濟都非常重要。
在世界經濟下行、國際貿易碎片化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成績說明我國已經具備穩外貿、促經濟的強大韌性和能力。特別是隨著“新三樣”的崛起,意味著我國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國際貿易中有了非常突出的表現,未來要利用國際商品網絡把它繼續做大做好,進一步融入到外貿當中去。同時要堅持好綠色轉型、能源轉型等新優勢,為2024年外貿和投資增長打下更好的基礎。
從一系列重大工程開工建設,到各級文旅部門“花式攬客”促進旅游消費,再到多地積極出臺穩投資的新政策……新的一年,一系列新舉措繼續助力中國經濟的“開門紅”。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多家國際機構紛紛表態,看好中國經濟今年增長勢頭。
有分析認為,各項更為精準、有效的政策正加快形成合力,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也在不斷積累增多。2024年,中國經濟將砥礪前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記者丨吳倩
包裝丨馬澤宇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