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經濟年報丨2023我國工業經濟回升向好 信息通信業加快發
光明網訊(記者 張詩奇)1月29日,國新辦就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也是我國工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決筑牢制造業,工業經濟總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信息通信業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綜合來看,主要有穩、新、強、融、優五個特點。
“穩”的態勢進一步鞏固。據了解,2023年,穩增長政策“組合拳”有力有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較2022年提升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全年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上、回升向好的態勢。省份、行業增長面“雙擴”,十大重點行業、十個工業大省增長“穩定器”作用凸顯。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的動能進一步增強。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打造創新高地,布局27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家國家地方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建設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著力壯大優勢產業,“新三樣”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產品出口額首次破萬億,造船市場份額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積極培育新動能,新材料、機器人等一批新興行業快速成長。加快技術攻關應用,工業母機、關鍵軟件等領域創新實現新突破,大飛機、高端醫療裝備等攻關成果紛紛投入應用。
“強”的基礎進一步夯實。2023年,我國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加大智能制造推廣力度,建成了62家“燈塔工廠”,占全球“燈塔工廠”總數的40%,培育了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扎實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綠色新興產業逐步壯大,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全年大宗工業固廢利用量將超過22億噸。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統籌推進補短板和強基礎,電子、軟件等行業發展表現出強勁韌性。
“融”的趨勢進一步加快。我國大力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壯大,2023年全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子信息制造業筑底企穩,軟件業量效齊升,互聯網行業穩步恢復。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服務能力持續升級,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數實融合全面深化,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1個,工業互聯網覆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優”的環境進一步升級。據了解,工信部深入落實民營經濟31條,發揮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聯合相關部門持續推進為企業減負工作,2023年前11個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8萬億元。推進產融銜接,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達到7120億元。著力支持中小企業成長,累計培育10.3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小巨人”企業達1.2萬家。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建立完善制造業企業常態化交流機制,及時疏堵點、解卡點。
“2024年,工業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但是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等優勢,特別是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后,匯聚起各方支持工業發展的強大動能,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辛國斌說道。
[責編:楊亞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