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之都”提速 “泰山鋰谷”強鏈 微電網應用試點 今年我市將實施“十大行動”積蓄能源強動能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王玉 審核 陳茂榮)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能源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將構建能源供給新體系,積蓄能源發展強動能,以開展“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為總抓手,實施“十大行動”,爭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排頭兵。
2023年,全市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儲能之都”迅速起勢,4個2023年度省級新型儲能優選項目全部實現當年開工;泰安在建在運抽水蓄能電站規模、新型儲能規模、儲能裝備制造企業數量均居山東省第一;中儲國能項目入選國家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2023年新簽約項目36個,新開工項目89個,總投資715億元,建成項目36個;新能源裝機容量518.78萬千瓦,占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57.52%。電力系統全面建強,山東能源新泰、中興電力東平超超臨界燃煤發電項目全面開工。我市正式啟動“微電網”試點示范;建成山東省首個“聚合式”虛擬電廠;構建起泰城主城區1公里充電服務圈。我市能源保供穩定高效,持續推進煤礦穩定生產,全年煤炭產量達670.29萬噸;圓滿完成泰安電網479.7萬千瓦負荷歷史新高電力保供工作;全年長輸天然氣管道來氣量8.73億立方米。
今年是“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10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市將著力實施“十大行動”,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儲能之都”提速行動,形成全業態儲能體系,泰安計劃2024年底全市在建在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以上。我市將推進抽水蓄能擴容升級,加快泰安抽水蓄能二期電站建設。推進鹽穴儲能延鏈成群,加快中儲國能、中電建、中能建項目建設。推進電化學儲能加快建設,計劃建成新泰、岱岳等電化學儲能電站。此外,推進多元儲能協同發展,積極探索重力儲能、飛輪儲能、儲熱儲冷、氫能等,加快構建多元儲能體系。
實施“泰山鋰谷”強鏈行動。我市將實施專業園區打造計劃、領航企業培育計劃、科技創新提升計劃,抓好重點項目,引進頭部企業,增強市場規模和競爭力。將依托肥城核心引領區,重點發展鋰電新材料、鈉離子電池制造和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突出寧陽鉛碳電池產業,建設超威綠色低碳產業園,由傳統動力電池向儲能動力電池、電化學儲能電站轉型;拓展泰安高新區、新泰市、岱岳區鋰電產業,重點發展電芯制造、電解液、系統集成裝備配套等項目,打造鋰電產業園區,培育發展總部經濟,實現全鏈條集群發展。
實施“光伏+裝備制造”升級行動。我市將制定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和推進方案,加快光伏發展;將加快華電老城二期、天合石橫二期等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深化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計劃2024年全市光伏裝機達到370萬千瓦以上,建成一批光伏裝備制造項目。
實施重大能源工程建設行動。我市將全面鋪開山東能源新泰、中興電力東平、華能泰安2×9F級燃機等支撐性電源項目,推進隴電入魯等重要輸變電工程建設。扛牢能源保供職責,全年煤炭產量計劃超600萬噸,天然氣長輸管道來氣量計劃超9.5億立方米。
實施微電網等應用場景試點行動。我市將推進光儲直柔、“零碳”辦公、“新型虛擬電廠”等模式,打造全省微電網試點示范區。
實施充電基礎設施惠民行動。我市將圍繞黨政機關線、交通線、商服線、旅游線、綜合能源線“五線”作戰,2024年全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計劃達到1.7萬臺以上,全面優化泰城主城區1公里充電服務半徑。
深入推進煤礦安全“四大提升”行動。計劃到2024年底全市煤礦一級標準化礦井占比不低于50%,省屬煤礦和不少于1/3的地方煤礦達到一級標準化礦井水平;全市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常態運行率不低于60%,智能化開采量占比達到85%,綜掘機械化水平達到60%。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