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新鮮!小小雞蛋背后藏著這么多“黑科技”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池彥明 審核 王天姿)在寧陽縣西嶺家庭農場的雞舍里,一枚枚雞蛋正通過一條傳送帶“無接觸式”送入隔壁房間,進行裝箱作業。包裝車間里,幾位工人熟練地將雞蛋分揀、裝入蛋托,再往雞蛋表面噴上一個食用色素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就能了解雞蛋的產出日期、保質時間及產出雞舍情況等內容,一掃便知它的“前世今生”。

?
寧陽縣西嶺家庭農場由磁窯鎮大磨莊村村民劉艷和劉新占夫妻二人于1994年建成,2013年4月正式注冊成立。雞場目前蛋雞存欄20萬只(海藍褐10萬只,海藍灰10萬只),每天產蛋10噸左右,雞蛋全程無抗生產,一半雞蛋富含硒元素。所產雞蛋具有黏稠度高、味道鮮美的特點,經統一設計包裝后,銷往市內以及濟南、濟寧等地。
“一直以來,農場致力于提高雞蛋的品質。在銷售渠道上,除了走原來的專柜銷售模式外,農場加盟‘西之盟’無抗畜產品銷售平臺,主打無抗品牌,無抗雞蛋日銷售量1000公斤。此外,農場通過網上銷售平臺直播的方式銷售‘西嶺鳳凰’牌雞蛋,通過電商平臺每天平均銷售500公斤以上,農場的雞蛋銷量進一步增大。”農場經理劉艷說。
老式養雞設備需人工上料、刮糞,效率低、成本高,管理起來又困難。2016年,劉新占赴國外考察學習,引進了自動化、智能化先進設備,占地50畝的“智慧雞場”由此創建。
“智慧雞場”包含喂料、飲水、籠養、光照、環境控制、集蛋、積糞七個部分,實現了自動飼喂、電腦環控、手機遠程管理、自動控溫清糞,全自動智能控制。產蛋舍為五列四層智能化立體籠,雞舍的每一層都安裝無線溫濕度傳感器,無線光照度傳感器,無線氨氣傳感器等,傳感器將數據上傳聯網主機,主機通過互聯網云端將溫濕度、光照度,氨氣信息展示在手機終端,終端把通風時間精確到秒,把開窗大小精準到度,終端根據設定好的參數進行自動調節。通過一系列的環境調控,雞場環境達到最優,從而降低了發病率,發揮出了蛋雞的生產性能,提高了生產效率。
“農場現在有4棟雞舍,每棟5萬只雞由1人管理。有了這套智慧化設備,通過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即使我不在現場,也能對雞舍情況了如指掌。”西嶺農場負責人劉新占說。
運用現代科學信息手段,實現“智慧養殖”已成為當前農場產業發展的主題。整套自動化設備能夠節約土地80%,每棚5萬只雞僅需2人管理,全場減少工人10人,能夠節約飼料,降低發病率,總體養殖成本下降3%以上;同時蛋品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政策是產業發展的前提。當前在鄉村振興戰略方針指引下,以農場為核心,在大磨莊村集聚形成了一大批蛋雞養殖專業戶,一枚雞蛋撬動了鄉村產業振興的新杠桿。“鄉村振興為我們指明了發展的路子,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鞏固家庭農場的‘西嶺鳳凰’商標品牌,進一步挖掘品牌優勢,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劉新占表示。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