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蘋果變致富果!脫貧地區“土特產”這樣打開銷路→
記者從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累計銷售額突破500億元。
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于2020年1月1日上線運行,通過打造“832優選”品牌、產業幫扶、銷售服務體系建設等一系列幫扶措施,以政府采購為主,幫助脫貧地區農副產品找到銷路。目前已有來自832個脫貧縣近3萬家供應商入駐,在售名優土特產超過40萬款,其中“832優選”商品超1萬款,上架商品實現質檢報告全覆蓋、商家商品定價依據全覆蓋。
截至2023年年底,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采購端已擴展到40多萬家注冊采購預算單位,70多家央企、金融機構,近1000家國有企業和非預算單位,以及超過115萬的個人用戶,帶動320多萬脫貧農戶增收。
暢通銷路 “丑”蘋果變致富果
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作為重要的消費幫扶舉措,幫助越來越多脫貧地區的“土特產”賣得更遠,賣得更好。曾在深山里不為人知的大涼山鹽源丑蘋果,就因為這個平臺變成了脫貧農民的致富果。
早上5時30分,天還沒亮,四川鹽源這家合作社的當家人胡秀洪就開車接上工人們,趕到山上的果園里忙碌。摘果、選裝,之后線上線下同時銷售。
鹽源縣海拔兩千多米,是世界公認的蘋果優生帶之一。由于當地蘋果多數都帶有果斑,被稱為丑蘋果,但有著獨特的冰糖心,口感香甜。
過去,因為地處偏遠,農民們的丑蘋果只能等著收購商上門批量收購,好蘋果賣不出好價錢。
變化發生在2020年,剛剛脫貧摘帽的鹽源縣把當地的土特產入駐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丑蘋果被擺上了平臺的貨架。大伙兒由此第一次知道了如何通過電商賣貨。
四川省鹽源縣楊柳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胡秀洪:我們對著電腦,拿著手機,在家就能把蘋果賣到全國。通過平臺的帶動,這幾年,通過各種銷售渠道已經銷售蘋果超1億元。
得益于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鹽源縣不僅丑蘋果變成了脫貧農民的致富果,當地干部、鄉村振興帶頭人,也不斷接受平臺多維度培訓,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店鋪精細化運營及品牌建設能力,讓越來越多的土特產走出大山。截至2023年年底,鹽源縣在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累計銷售額達7885萬元。
而在全國832個脫貧縣,已有米面油、肉蛋奶、水果生鮮、零食調料等600多個類別40多萬款名優特產品,通過平臺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娟:今年,我們將嚴格按照優質、優價、優配送、優服務、優售后的“五優”標準,幫助脫貧地區打造“832優選”公共品牌,帶動脫貧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升級,通過加強產業幫扶和消費幫扶,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產銷地倉助推“土特產”順利發往各地
為了加快脫貧地區的“土特產”發運時效,促進農民收入增加,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在全國布局產銷地倉?!爱a銷地倉”通俗來說,兩個倉庫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市場餐桌。這個舉措取得了什么效果?
一大早,在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尋烏產地倉,果農們新鮮采摘的臍橙經過快速分選、裝箱、包裝后,搭乘物流專線就來到了大灣區。
江西尋烏縣水源鄉果農 朱慧珍:我們的臍橙、大米、蔬菜都能通過產地倉發售,算下來每件貨物物流成本至少節約3塊錢。
江西尋烏地處贛南臍橙產業帶,當地75%左右都是山地,物流不便,臍橙銷售曾是當地果農們最煩心的事兒。2022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與尋烏縣供銷社,聯合建設運營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產地倉,倉儲、包裝、冷鏈、運輸、發貨集于一體,果農們的臍橙通過產地倉最快3小時就能送達大灣區市場。
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尋烏產地倉工作人員 劉學生:我們現在每天入倉的產品有100多款,在速度快的同時,價格也比一般的物流快遞成本要低。
如今每天,數十萬噸的蔬菜水果從當地產地倉發往全國各地。通過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尋烏的農產品已銷售超過5000萬元。
江西省尋烏縣副縣長 任智超:實現全鏈條監管,保質保量地將農產品配送到大灣區。尋烏縣通過平臺實現農產品年交易額200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800萬元,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目前,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已經在全國布局產銷地倉49個,服務中西部22個省份脫貧地區供應商1400多家,入倉商品32000多款,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偱_央視記者 梁麗娟 王凱博 劉成)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