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陽鎮:多措并舉 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走進肥城市汶陽鎮,一幢幢房屋鱗次櫛比、一條條街巷整潔有序;沿街商戶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出行群眾互相禮讓、文明有禮……近年來,肥城市汶陽鎮錨定“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工作思路,在文化生活、鎮容村貌、鄉風文明、志愿服務等領域集中發力,廣泛動員、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
健全工作機制 形成文明創建強大合力
明確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共同抓的機制。建立健全工作考評機制,把文明村鎮創建工作與全鎮重點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落實,并納入鎮村干部績效考核,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精心組織實施 落實文明村鎮各項任務
建立健全“一約四會”,完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村民議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章程,完善村規民約。綜合運用自治、法治、德治手段,持續推進“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行動。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將“積分超市”與村民自治有機融合,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注重多維整合、融合共享,盤活整合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現有公共服務資源,按照“五有”標準,高標準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53個,所有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免費開放,成為推進文明創建的有力抓手。
培育鄉風文明 筑牢精神文明建設基石
強化“文藝+宣傳”模式,堅持把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充分發揮汶陽獨特的文化底蘊優勢,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服務鄉村文化發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在全鎮范圍內先后挖掘培育公共文化組織60余個,新文藝群體成員3200余人,服務領域覆蓋文學、書法、戲劇、美術、非遺、攝影、舞蹈、曲藝等。同時,作品創作、生產始終緊扣時代脈搏,謳歌鄉村巨變,根植腳下土地,常態化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黃河大集”等主題文化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與文藝表演、文體比賽等相結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宣傳,增強“理論話語”親和力。
做精鎮容村貌 夯實精神文明物質基礎
緊緊圍繞“汶濱水鄉、徽派小鎮”的發展定位,以人居環境整治為重要抓手,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宜居環境提升“兩手抓、兩促進”,扮靚“面子”,做實“里子”。深化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高標準完成汶河路沿街商鋪徽派改造工程,并積極引導、大力支持各村新建建筑和改建建筑統一按照徽派風格建設,推動形成“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徽派景觀。累計投資1.3億元完成52個村236公里“戶戶通”建設、36條61.8公里“四好公路”提檔升級及潮汶路鎮駐地段、大眾路康泰大街段等道路提升工程;投資1.12億元完成總長20公里的四坡路建設,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水平進一步提高。扎實推進美麗鄉村示范村的精品打造、標準提升,評選“美麗庭院”1550戶。全面推進村莊綜合整治,對危舊房屋、區域垃圾、黑臭水體等進行集中整治,對各村進村主干道、文體廣場、村委周邊進行重點綠化。
強化志愿服務 打造文明鎮村自主品牌
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立足實際情況,加大志愿服務工作力度。根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和任務,積極引導全鎮黨員干部群眾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鎮黨政班子成員、村“兩委”成員、老黨員、青年先鋒帶頭做志愿者。截至目前,全鎮已組建志愿服務總隊174支,志愿者2800余人;充分運用“我們的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走訪慰問、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2023年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420余場。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