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穩與進|消費回升態勢顯著 “消費促進年”有望開啟消費新空間
編者按: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作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為中國號經濟“巨輪”乘風破浪領航。面對世界的“變”與“機”,中國如何凝聚信心、鞏固“穩中向好”之“勢”,又如何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激發內在創新之“能”?央廣網財經洞察系列報道《中國的穩與進》將全方位展現中國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經濟活力持續增強的生動圖景,共話中國經濟“穩”的底氣和“進”的潛力,推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 張圣琪)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2023年,我國打出一套促消費“組合拳”——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舉措持續發力顯效、多部門統籌開展全國性消費促進活動。2023年1-11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2.8萬億元,同比增長7.2%,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展望2024年,專家表示,隨著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中國經濟回穩向好,居民消費信心將進一步增強,2024年消費需求有望持續增長,消費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暖意2023:“消費提振年”為經濟回穩向好按下“快進鍵”
2023年初,為推進促消費工作,商務部把2023年確立為“消費提振年”,出臺諸多引導消費的利好政策,在多地組織開展了系列促消費活動,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
2023年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20條提振消費的具體舉措。《措施》要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創新消費場景,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暢通經濟循環,釋放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
以促消費為主線,2023年全國多地密集出臺促消費政策,全力促進消費市場發展,對提振消費信心、拉動產業發展、穩住消費回升向好態勢起了重要支撐作用。例如,2023年6月,海南省出臺的《2023年海南省促進消費若干措施》,通過舉辦活動、促進文旅消費、發放消費券等方式促進消費,并舉辦超百場促消費主題活動,發放旅游消費券、離島免稅消費券、新能源汽車消費券等;11月,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印發了《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包括大力促進汽車消費、全面提升住房家居消費、提質發展新型消費、持續拓展文化旅游消費、全力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五大方面;12月,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通知,圍繞密切關注市場消費動態、積極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提出10項務實舉措,進一步強化監管、促進消費……
“全國各地組織開展的系列促消費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消費選擇,提升了消費體驗,進一步的釋放了消費需求。”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除了經濟效益之外,促消費主題活動還創造了可觀社會效益。例如,“老字號嘉年華”有助于提高消費者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認知,展示民族品牌的獨特價值,幫助企業提升文化內涵和品質供給,創造新潮的文化消費。
除了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2023年,全國各地更是多次發放消費券,以“真金白銀”推動消費回暖。 例如,“五一”假期期間,北京、深圳、長沙、石家莊等地陸續發放優惠券,涉及數碼家電、百貨商超、時尚服飾、美食餐飲等多個消費業態。8月,多地再次發放文旅、體育、餐飲等各類消費券,加快消費市場提質擴容,帶動產業鏈升級。
記者了解到,近日,廣東、天津、四川等地啟動新一輪消費券發放。廣東“粵消費 粵精彩”消費券第三輪預約報名已正式啟動,零售到店消費券、餐飲到店消費券、小程序消費券折扣力度再度提高。天津市于2023年12月底至2024年2月底舉辦2023-2024天津跨年迎新購物季,將推出超400場促消費活動,進一步加強商旅文體展聯動,提升商圈人氣活力、擴大域外消費。
劉春生表示,各地加大了發放消費券的力度,覆蓋餐飲、旅游、文化、體育等多行業和領域,使消費者的應用場景多元化,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提高了消費體驗。他指出,發放消費券不僅能夠激發消費活力,釋放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還具有一定的民生意義。
展望2024:“消費促進年”到來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4年經濟工作,強調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在消費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近年來,我國以網絡購物、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迅速發展,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消費恢復和升級、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96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77萬億元,增長8.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7.5%。
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涌現,進一步激發服務消費市場活力。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元旦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35億人次,同比增長155.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9.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97.3億元,同比增長200.7%,較2019年同期增長5.6%。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對央廣網記者表示,進入元旦假期之后,出行消費類服務業活躍度有所提升。消費意愿回暖,2023年三季度居民消費傾向(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8%,呈逐季抬升趨勢,為2015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
持續回暖的消費市場,在2024年將有哪些新變化?
從短期看,一季度將迎來“春節”消費熱。據商務部介紹,2024年一季度,商務部將以“國貨潮品”為主題,開展全國網上年貨節、老字號嘉年華、全國消費促進月等專項活動。各地也將結合實際,創新舉辦各類特色活動,營造濃厚的節日消費氛圍。同時,在節日期間,商務部將啟動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日報制度,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態勢,加強消費市場形勢分析和趨勢研判,做好信息引導,為節日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從全年看,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2023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下一步將圍繞推動消費持續擴大,把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商務部將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突出重點品類、節慶時令等,繼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新場景,營造良好消費氛圍。
展望下一階段,收入水平穩步提升是消費持續增長的基石。王靜文指出,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2024年,相關政策的落細落實將為消費增長奠定基礎。
“總體而言,隨著中國經濟的回穩向好,2024年消費市場和消費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劉春生指出,當前,外部壓力仍然較大,要發揮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促進消費的提振作用,打好政策“組合拳”,以有力舉措確保推動消費市場積極發展、居民消費信心進一步增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