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共享發展成果 共建美好家園 ——新疆人權事業發展見聞錄

      溫暖如春的室內,老人跳起歡快的舞蹈;生態養殖基地里,員工正在辛勤勞作;整潔優美的校園內,學生聚精會神地讀書學習……近日,記者走進新疆,看到各族人民生活安定和諧,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享發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園,天山南北處處呈現蓬勃發展新氣象。

      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

      一場冬雪后,茫茫戈壁灘變成了白色的海洋。踏著積雪,記者走進了哈密市伊吾縣下馬崖眾合駱駝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內,合作社負責人努爾艾力·喀斯木正在飼養駱駝。

      這是一家專門養殖駱駝、銷售新鮮駝奶的合作社。“我們總共有900多峰駱駝,其中多半是周邊鄉鎮農戶寄養的,合作社定期會給農戶分紅。”努爾艾力·喀斯木說。

      近年來,伊吾縣依托荒漠草場資源優勢,引導群眾養殖駱駝,并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銷路等方面的問題。目前,合作社與奶企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產出的鮮駝奶會被制成液體奶、奶粉等產品銷往各地。

      “養駱駝不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還能帶動大家增收。”努爾艾力·喀斯木說,“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我要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近年來,新疆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方式,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各族群眾“錢袋子”更鼓了、發展機會更多了。

      昆侖山腳下,冬日暖陽照耀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昆侖佳苑小區,薩熱·庫爾班開設的餐飲店里坐滿了客人。

      昆侖佳苑小區是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房屋內自來水、天然氣、供暖等相關設施一應俱全。談起搬遷前的生活,薩熱·庫爾班說:“以前住的地方,放牧沒有草,沒有固定水源,也不通電。”

      被列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后,薩熱·庫爾班家分配到一套溫馨舒適的樓房。搬進新家后,薩熱·庫爾班產生了開店創業的想法。他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廚師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自身技能,餐飲店生意越來越好,還開了第二家店。薩熱·庫爾班說:“現在大家伙都干勁十足,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持續實施惠民工程

      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辦公樓的多功能室,夕陽紅舞蹈隊的隊員們正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這里環境好,生活也非常方便。”年過六旬的魏愛琴是舞蹈隊的領隊,“社區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安康社區位于城郊,居民中老年人比較多。基于這一現狀,社區成立了“小紅帽”“金剪子”等5支志愿服務隊,定期為老年人上門開展義診、理發等暖心服務,讓老年人充分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做好社區工作,得多從細節處下功夫,讓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更多服務。”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黨總支書記馬麗說。

      這些年,新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增進各族群眾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連續多年把本級財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持續推進以就業、教育、醫療、社保、安居等為重點的惠民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來這里非常方便,醫生也很熱情負責,我們感到很安心。”買斯托然木·玉素甫和老伴帶著孫子,來到哈密市伊州區東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理身體,對這里的醫療服務十分滿意。

      “我們下設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設了全科門診、中醫科、兒保科等11個科室。”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楊洪鵬介紹,中心還設立了慢病一體化門診,集合了診前檢查,慢病隨訪管理,家庭醫生簽約、履約、回訪等功能,為居民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

      近年來,新疆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在硬件建設、人才培養、服務水平等方面快速提升,群眾在家門口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能獲得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

      大力發展生態產業

      寒冬時節,和田地區策勒縣策勒鄉托帕艾日克村肉蓯蓉種植基地內,一棵棵紅柳不畏風沙,昂然挺立。

      “科研人員告訴我們,通過紅柳根系寄生肉蓯蓉,既能防風固沙,還能發展產業。”種植業大戶圖爾洪·買提塞地2023年在1000畝紅柳地里接種了肉蓯蓉,收益達30萬元以上。

      過去,當地受干旱氣候影響,流沙肆虐。這些年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員著力推廣流動沙丘治理、肉蓯蓉接種、棉花雙層雙株高產栽培等技術,在防風固沙的同時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

      “從‘人退沙進’到‘綠進沙退’,我們欣喜地看到轉變正在發生。”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長曾凡江說,經過不懈努力,一些曾經險些被沙漠吞噬的村莊已被樹木環繞,人居環境大為改善。

      近年來,新疆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因地制宜推動生態產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努力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我現在學會了在咸水里養魚,每個月有4500元的工資,比種地收入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紅旗農場居民艾力·圖迪說。

      紅旗農場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高,產業基礎一度較為薄弱。怎樣變資源劣勢為發展優勢?紅旗農場黨委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提出“向戈壁要產業、向鹽堿要效益”,積極引進企業,在鹽堿地上建起生態養殖基地,成功養殖羅非魚、石斑魚、南美對蝦等多種水產品,闖出了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子。

      “這種養殖模式既能發揮資源優勢,對環境也很友好。”紅旗農場黨建辦主任郭壘說,目前,紅旗農場已建成養殖大棚16座,創造年產值800萬元左右,有效拓寬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不斷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樓寬敞明亮,教室窗明幾凈,各項設施齊全……在哈密市豫哈實驗學校,學生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一所由河南省援建的學校,現有57個教學班,少數民族學生占比超過70%。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晚餐時間,食堂傳來了祝福的歌聲,氛圍十分溫馨。

      收到同學們的生日祝福,九年級六班的夏合努爾·亞生非常感動。“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相處非常融洽,經常在一起交流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有趣故事。”夏合努爾·亞生說,學校還有許多從河南來援疆的漢族老師,他們不僅傳授課堂知識,還幫同學們開闊視野,鼓勵大家樹立遠大的理想。

      石榴花開結出幸福碩果。豫哈實驗學校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正是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一個縮影。各族人民團結和睦、共同奮進,譜寫了一個個動人的暖心故事,民族團結的“同心圓”越畫越大。

      “養殖場的情況怎么樣了?有困難可要告訴我。”苗培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二二四團社會治理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他在周末撥通了結對親戚米熱阿卜杜拉·麥麥提阿卜杜拉的電話。

      近年來,新疆持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2019年8月,苗培與米熱阿卜杜拉·麥麥提阿卜杜拉結對認親,自此相互關心、來往不斷。

      2022年,米熱阿卜杜拉·麥麥提阿卜杜拉萌生了養殖兔子的想法,并征詢了苗培的意見。“當時苗培和連隊協商,幫我找到養殖場地,又為我擔保了兩萬元貸款。”米熱阿卜杜拉·麥麥提阿卜杜拉說,如今養殖事業已經步入正軌,規模也翻了好幾番。苗培打心底感到高興:“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赴美好生活!”

      今日的新疆,是一片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熱土。各族人民正以昂揚奮發的姿態,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