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陽鎮:架起“連心橋” 打通“幸福路”
“這座新橋好氣派,今后我們再也不用走‘冤枉’路了!”肥城市汶陽鎮賈北村民劉增友騎著電動車,經過改造一新的李樓橋時,樂滋滋地說。
邁步在改造后的李樓橋,橋梁古樸大氣,周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橋梁下水面波平如鏡、涼風習習,河水倒映著兩岸的綠樹和田園,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相互襯托,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汶陽鎮李樓橋連接李樓村、宿樓村、屯莊村主要片區,是3500多名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要道,于上世紀80年代修建而成。但由于原橋梁設計荷載等級較低,風吹日曬、車輛碾壓等問題,存在橋面窄、護欄破損甚至橋面變形的現象,村民生產生活受到極大影響。“由于橋面狹窄、沒有護欄,我們通行時總是提心吊膽。”回憶起以往,村民李大爺出行苦不堪言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橋梁改造勢在必行。
?
歷時1年緊鑼密鼓地修建,在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李樓橋重修工程竣工,并于9月28日正式通車使用。據悉,項目總投資300萬元,橋體寬8米、長60米,橋梁煥然一新,新橋體更加安全、穩固,橋面也更加寬敞、平整,切實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這座橋是我們出行的必經之路,村民們早就盼著重建,新橋解決了我們附近好幾個村的出行大問題,這是名副其實的為民辦實事工程!”談起已完工的李樓橋,村民們臉上樂開了花。
曾經兩岸群眾只能“望橋興嘆”,如今,建成通車的李樓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當地群眾出行難題,為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暢了民心、順了民意,在群眾與政府之間搭起了一座信任的“連心橋”。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造橋修路,打通鄉村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是提升生活生產便捷效率的“金鑰匙”,更是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完善基礎設施的題中之義。下一步,汶陽鎮將繼續以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和保障基礎設施過硬為準則,強基礎、惠民生、興鄉村,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在“幸福路”上暢通無阻,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夯實基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