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丨果子紅 日子甜!西紅柿小鎮映“紅”鄉村致富路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走,摘西紅柿去!”在岱岳區房村鎮鄉城北村的三棵樹家庭農場,負責人趙森把記者往溫室大棚拉。
推開大棚木門,再掀開一個門簾,連片的西紅柿溢綠淌翠——一串串西紅柿掛在長勢正旺的藤蔓上,個個“晶瑩剔透”,紅的、黃的、綠的……大大小小不同品類的西紅柿交叉種植,一簇又一簇密密麻麻生長著,生機勃勃,分外好看。
一旁,房村鎮農辦主任夏鋒說:“我們和中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的專家達成了合作,精選西紅柿種類,采用水肥一體化、以蟲治蟲、熊蜂授粉等綠色種植技術,這里的每一顆果實都是自然成熟采摘,確保了果實爆漿度高、味道濃。”
趙森順勢掰開一個西紅柿,水嫩嫩的果肉上,一排排的西紅柿籽分外飽滿。嘗一口,沙瓤兒、汁兒多、味兒濃,恰到好處的酸甜口感,是久違的西紅柿老味道。
趙森說:“這樣的西紅柿賣15元一斤,仍供不應求,現在采摘游也火爆得很,我們還在市區開了一家體驗店,建起微信群,為客戶送貨到家。”他一邊帶記者參觀,一邊介紹說,三棵樹家庭農場占地面積500余畝,經過10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集綠色果蔬種植與采摘、農業觀光與科普教育、休閑度假以及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場。
西紅柿這個“致富果”,已在房村鎮扎根40多年。“今天西紅柿的收購價達到三塊七八一斤,這個價格很喜人。”12月22日,西良甫村種植戶喬福利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他有四個種植大棚,畝產1.5萬斤到2萬斤,一畝預計收入5萬元。
“80年代末,部分群眾就嘗試種植西紅柿,挎著竹籃到城里叫賣。”夏鋒告訴記者,多年過來,房村鎮種植西紅柿的鄉親越來越多,每年種植戶針對城市消費需求變化,不斷調整種植思路。鎮里也積極在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應用、標準化生產上下功夫,持續做優西紅柿產業。房村鎮西紅柿種植已經實現了育苗、栽培到管理,綠色技術覆蓋全程。
“全鎮西紅柿種植主要集中在南部,其中6個村西紅柿產值超過4000萬元。”房村鎮黨委書記彭彬說,2022年,全鎮年產西紅柿3.5億斤,產值超過7億元,成為全鎮農業收入的重要支撐。目前,房村鎮西紅柿面積達到2.2萬畝,成了遠近聞名的西紅柿小鎮,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西紅柿不愁賣,在于品質得到市場認可。房村鎮澇華路一旁,就是鎮里建設的西紅柿專業批發市場,一個個西紅柿經過分選和包裝后進入市場。“前一天接到訂單,下午就能完成采摘和打包裝箱,隔日凌晨就能發運。”代收戶喬錄利說,進入采收季,他的手機響個不停。
市場里天寒地凍,房村鎮市場辦主任程濤卻忙得熱火朝天。他說:“整個交易市場有152間棚,78家代收戶,目前西紅柿主要發往鄭州和西安,年后大量西紅柿會發往東三省,交易高峰期,每天有150多輛貨車往來。”
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西紅柿產業只是一個縮影。彭彬說:“我們制定了《房村鎮設施蔬菜產業三年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提升設施水平,計劃建設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打造農業精品園,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持續發力,進一步鞏固‘菜籃子’產業優勢地位,持續擦亮‘番茄之鄉’‘齊魯番茄第一鎮’‘泰山珍珠’等美譽及品牌。”
(審核 王天姿)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