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技術+個體化方案 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泰安市腫瘤防治院外一科打造高質量服務側記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趙鑫 審核 陳茂榮)“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站在醫生角度解決問題。”這句話作為泰安市腫瘤防治院外一科主任林存紅的從醫箴言,伴隨他30多年,也影響著科室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在林存紅的帶領下,外一科醫護團隊用深厚的情懷傳遞溫暖,用精湛的醫術挽救生命,用全程服務開創未來。
作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泰安市腫瘤防治院外一科緊跟學科發展前沿,不斷升級診療理念,堅持走腔鏡微創化道路,在肝膽胰、胃腸、頭頸等腫瘤領域開展高難度的微創手術以及新項目,為患者帶來健康福祉。
作為醫院肝膽胰多學科診療組(MDT)帶頭人,林存紅帶領MDT團隊,在腫瘤的規范化、精準化、個體化綜合治療道路上穩步前行,他們推行微創手術,強化診療質量,倡導人文服務,以智慧和熱忱奏出一曲曲生命贊歌。
匠心:精準診斷破難題,精湛醫術除病魔
“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要有過硬的技術能力,膽大心細、堅毅果敢、博學仁愛、解人病痛、挽救生命。”林存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兩年前,年近五旬的張先生因出現上腹部疼痛、低熱等癥狀四處就診,多家醫院都以慢性腸炎給予止瀉、抗炎治療,然而,張先生的病情卻持續加重。半月后,張先生慕名找到林存紅就診。經過詳細問診、仔細腹部檢查后,林存紅建議做肝膽胰超聲和血液腫瘤標記物檢查。結果正如他所料,彩超顯示患者胰頭部有1x1.6x2cm硬塊,腫瘤標記物CA199高出正常值二十幾倍,CEA、CA242也高于正常值。隨后的病理證實,患者患有胰頭癌。
為讓患者得到最及時、最有效地治療,林存紅立即組織MDT討論,多學科專家制定了“手術根治切除、術后再給予輔助化療聯合免疫治療”的方案。在患者及其家屬配合下,林存紅團隊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胰腺癌根治切除并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整個手術歷時約4個半小時,十分成功。針對術后病理結果,專家團隊又為患者制定了“輔助化療+免疫治療”的方案,同時配合中醫藥全面調理。四個月后,張先生順利出院。兩年多來,張先生各項生命指標均正常。“我很幸運遇到林主任這樣的專家,是他精準地診斷找準了問題,又以高超的水平完成了手術,讓我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張先生說。
胰腺癌惡性程度高,病情進展迅速,被稱為“癌中之王”。由于胰臟位置很深,周圍有很多重要臟器、大血管,解剖關系十分復雜,大大增加了手術難度,因此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被稱為腹部外科的“制高點”。
“這種高難度的手術就像‘老虎嘴里拔牙’,風險很高,此類手術既需要精湛技術,更需要精細與耐心。作為成熟的外科醫生,只要把患者放進心里,就敢于把風險扛在肩上。哪怕有一線希望,我們都應該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力求讓醫生的目標和患者的希望達到最大化重合。還有什么比‘把生命和健康還給患者’更有成就感呢?”林存紅的話語,樸實而有力量。
30多年來,林存紅及其團隊成功開展了20余項高精尖手術,突出“無瘤操作,力求根治,兼顧功能保留和手術美容”綜合效果。隨著設備和技術的雙重提升,外一科已實現了腫瘤手術普遍腔鏡化,大大提升了患者就醫體驗。
精心:綜合治療個體化,團隊作戰提質量
林存紅深知,惡性腫瘤是一種特殊的疾病,尤其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都屬于中晚期,僅靠單一學科、單一手段難以完成個體化規范治療、取得理想療效。對付惡性腫瘤,必須要多學科聯合協作,即MDT診療模式。“所謂MDT,就是由腫瘤外科、內科、放療科、病理科、影像科、基因檢測室、中醫科、藥劑科等多學科專家,根據腫瘤病理類型、分期、病灶大小、侵犯范圍、轉移情況等,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決定用哪幾種方法治療,并排列出治療方法的先后順序。”林存紅表示,臨床上只有少部分腫瘤患者適合單一的手術治療,其余患者必須要接受綜合治療。
半年前,50多歲的梁先生因大便帶血、腹瀉等癥狀被診斷為中期直腸癌,當地醫生要為其實施開腹手術以切除腫瘤,同時切除肛門,在腹壁上做造瘺口。患者及家屬難以接受,隨后慕名找到林存紅。根據患者訴求和疾病情況,林存紅組織了多學科專家會診,制定了“先給予局部放療聯合兩周期化療,然后手術切除,術后再給予四周期化療和免疫治療”的方案,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待患者放化療結束后,林存紅團隊及時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保肛直腸癌根治術”,既切除了病灶,又成功保住了患者的肛門。按照個體化方案接受治療后,梁先生的生活質量和常人無異。“患者把性命交給你,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醫生要做的就是精益求精把手術做好,盡最大努力讓患者完成個體化綜合治療,每個環節把控好醫療質量,對得起患者的這份信任。”林存紅說。
作為普外科帶頭人,林存紅廣泛關注中外最新研究成果,大量閱讀專著和論文;作為外科醫生,他帶領團隊精于腔鏡微創技術,讓每臺手術都臻于完美。近年來,林存紅當選為山東省抗癌協會肝膽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泰安市抗癌協會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完成的多項科研課題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多次受到上級部門嘉獎和記功。
仁心:人文服務蘊真誠,醫患攜手克頑疾
“癌癥患者因病痛而飽受折磨,醫生既要有過硬的專業實力,更要有悲憫的人文情懷。給患者以真誠和溫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的康復才是醫生前行的動力。”林存紅如是說。
一次,林存紅無意中聽到一名胃癌患者的兒子對患者說:“我不是不想給你治病,你這是個治不好的病,花了錢也是人財兩空,咱家還有兩個孩子,很困難。”看到患者無法言語的表情,林存紅把患者的兒子叫到辦公室,耐心地告訴他,因為患者胃癌篩查做得及時,病期還比較早,如果規范治療,就會獲得長期生存希望。“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對治療非常重要,抗擊癌癥不是醫生單方面的戰爭,需要醫生、患者及家屬齊心協力、緊密配合才能完成。”在林存紅的勸說下,患者的兒子最終轉變了態度,積極支持父親接受治療。林存紅團隊順利為患者實施了腔鏡下微創手術,術后結合免疫治療和中醫藥調理,患者很快康復。“林主任不但醫術高超,救了我父親一命,還醫德高尚,凡事都為患者著想,是老百姓的好醫生。”患者的兒子說。
像這樣的事例,在林存紅從醫經歷中有很多。面對絕望的腫瘤患者,林存紅和同事傾注深厚的人文關懷,給患者帶去精神上的慰藉。由于腫瘤的特殊性和治療的復雜性,患者出院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面臨用藥、復查、身體不適、心理消極等問題。為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林存紅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入戶家訪,為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提供心理支持,指導用藥、飲食、復查、鍛煉、社會交往等,鞏固住院治療成果,這種全面、全程、連續的專業診療服務讓患者感到踏實,更增強了康復信心。
山東省全省衛生系統“文明服務明星”,泰安市衛生系統“優秀中青年專家”,泰安市首屆醫衛系統“人民滿意十佳名醫”……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林存紅帶領的外一科團隊始終把從業理想和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醫療問題相融合,不斷提升診療質量和水平,以全周期的優質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外一科簡介
外一科成立于2002年,擅長對腹部、頭頸部腫瘤,實施以外科治療為主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是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市“醫療質量示范科室”、市“護理質量示范病房”,連年被評為院“優秀科室”。
診療范圍:
頭頸腫瘤包括甲狀腺、腮腺、喉、口腔、下咽等部位腫瘤,手術以根治性兼神經保護與美容見長,尤其是腔鏡甲狀腺手術美容效果極佳,深受中青年患者的好評。
腹部腫瘤包括肝、膽、胰、賁門、胃、結直腸等部位腫瘤。常規開展腹腔鏡及傳統手術之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胰腺部分切除、肝癌規則性和不規則性切除術等高難度手術,胃腸道間質瘤、結直腸癌的治療經驗豐富,尤其是腔鏡下直腸癌低位保肛手術造詣頗深。
結核病包括肺結核肺葉切除、結核性膿胸、淋巴結核、胸壁結核、腹部結核、脊柱結核和骨關節結核的外科治療,手術規范、經驗豐富。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