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冰箱模式”,用有溫度的民生給寒潮“解解凍”
雪落仲冬,歲末煙火重。
今年,山東的寒潮難以捉摸。在經歷了降溫、回暖來回橫跳后,山東省頻繁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氣溫一路“飆低”,多次發布道路結冰橙色、寒潮黃色、低溫橙色和海上大風黃色預警。
近日,山東省繼續發布低溫橙色預警,多地受到寒潮影響。煙臺遭遇極端性冷流暴雪,宛如“北極科考”;威海變“寧古塔”,積雪超過半米;濟南明湖冰凍,最低氣溫可能跌破歷史同期極值。此外,12月21日,山東還與其他20多個省份一同被標注在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冰箱模式”全國冷凍地圖上。
誠然,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但卻沒有阻礙勞動者為生活奮斗的腳步,更沒有阻礙政府為人民服務的腳步,全省上下齊心協力,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寒潮“解凍”。
天寒地坼中,用煙火氣給寒潮“解解凍”。為抵御寒潮,確保蔬菜保質保量正常供應,濟南匡山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的商戶住進了透明塑料篷布搭建的“保溫棚”,還給蔬菜蓋上了“小棉被”;為保障市民出行便利、降低出行風險,環衛工人晝夜不歇,清理積雪,公安交警開啟寒潮“守候模式”,加強道路疏導與應急處置。此外,供暖巡檢不停歇,升溫蓄熱,保障供暖不“斷檔”……各行各業的一線人員堅守崗位,減輕寒潮對居民衣食住行帶來的不利影響,用責任和奉獻在寒冬中為城市建設構筑溫暖防線。
萬物閉藏里,用城市的溫暖給寒潮“解解凍”。除市政供暖、交通運輸、電力供應等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問題之外,寒潮天氣下,弱勢勞動者的低溫福利、防寒措施是否到位?敬老院、福利院、救護站、貧困家庭、殘疾人、拾荒者的保暖是否得到保障……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早在今年11月,為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維護其生命安全,濟南市救助管理站便啟動了“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活動,走到街頭巷尾,向困難人員施以援手,讓他們感受到這座城市帶來的溫暖。12月20日,煙臺民政也發布了《關于防范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幫扶受困群眾的倡議》,發揮全社會的力量,眾人拾柴,幫助極寒天氣受災困難群眾渡過難關。“民生無小事”,各地市多措并舉,拆解抗寒難題,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寒潮雖來勢洶洶,但寒潮之下民生關懷暖流涌動。山東以一項項務實舉措解民憂,以風雪中的溫暖行動暖民心,共同答好抵御寒潮的民生答卷。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銘銘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