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融合聯動 四級貫通解憂 讓城市管理問題化解在群眾“家門口”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董文一 司剛 審核 陳茂榮)冬日暖陽,景美如畫,位于擂鼓石大街與迎勝路交叉口西南側的口袋公園(擂鼓石園)內群眾絡繹不絕,賞景、鍛煉、娛樂、休憩……盡享休閑時光。

?
△擂鼓石大街與迎勝路交叉口西南側“口袋公園”
“真是沒想到啊,就是和鄰居們一起到驛站反映了一下,居然解決了我們小區周邊缺少健身器材的問題,而且比我們想象的還好,還建了個小公園。”說起家對面新修建的擂鼓石園,迎勝D區居民于慶洲贊不絕口。
于慶洲口中所說的驛站,就是市城市管理局開展“點線融合、四級貫通”城市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2022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堅持深入基層一線,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探索建立“點線融合、四級貫通”城市治理新模式,推動城市治理要素在市、區、鄉(鎮)、社區(村)四級高效流轉,讓城市管理問題發現在一線、化解在一線。
市級管理變市域治理,四級城管力量資源統籌整合“一條鏈”。市城市管理局在做好“市管”自有業務基礎上,積極對接兩區、功能區,創新“點線融合、四級貫通”城市治理模式,成立由市、區、辦事處三級城市管理人員組成的工作專班,對市、區、鄉(鎮)、社區(村)四級城管力量高效整合,建立聯系機制、問題協調解決機制、閉環工作機制,聯動解決城市管理“頑疾”,帶動“市域”范圍內城市管理水平整體提升,以“市管”變“市域”推動城市管理積極融入社會治理。
被動上訪變主動下沉,城市管理關口前移就地解決“難心事”。市城市管理局建立10支由縣級領導干部帶隊的城市管理服務隊,成員包括市城市管理局科室單位、兩區城管部門、辦事處等業務骨干,分別對口聯系建成區內10個辦事處(鎮)及其轄區內的企業、項目、社區,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開展一對一服務,了解存在的城市管理領域相關問題,靠上指導幫扶、建立問題清單、逐一整改落實,并對各服務隊工作成效以“駿馬、黃牛、蝸牛”三色標識公示,督促快速有效解決難題。

?
△泰安城管服務驛站綠地健身公園站點開展垃圾分類志愿宣傳活動
單一管理變多元治理,紅色城管社區服務驛站變身“惠民包”。市城市管理局以“紅色城管”黨建新格局引領基層服務,結合“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利用社區現有設施場所,在市區各辦事處探索建立“紅色城管社區服務驛站”;以驛站為陣地,聯合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基層治理,充分發揮驛站“宣傳站”“普法站”“幫辦站”“治理站”陣地作用,為社會基層治理提供公益活動、社會宣傳、志愿服務的便民平臺。同時,市城市管理局在有條件的社區驛站設置了便民服務點,力所能及為群眾提供便利,城市福利普惠社區群眾。
政府主導變群眾參與,共治共享將基層問題化解在“家門口”。市城市管理局突出群眾在城市治理中的主體地位,依托“泰安·微城管”、紅色城管社區服務驛站等,開展“指尖便民、全民城管”、“一桌一椅”常態化社區公開接訪活動,廣泛走訪人大代表、企業商戶、社區居民、社區志愿者征求意見建議,引導和鼓勵大家發揮城市“主人翁”作用,建言獻策、反映問題,做到大事快解決、小事馬上辦,對癥解困滿足群眾所需。

?
△市城市管理局對東岳大街與迎勝路口進行改造提升后全景
一根“繡花針”串起“千萬家”。“點線融合、四級貫通”模式實施以來,各城市管理服務隊深入一線積極開展走訪調研,建設社區驛站12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300余個,城市環境、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全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辦理考核中,市城市管理局名列市直部門第一。在剛剛結束的“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評選中,泰安市成功入選。在近期發布的山東省人居環境領域社會評價中,我市位居全省第二位,再獲城市品質提升、環境宜居肯定。
“用足繡花功,辦好為民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點線融合、四級貫通’城市治理模式作用,主動上門問需、整合資源解難,推動城市管理向基層下沉,實心實意為群眾化解難題,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