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丨從嚴從實改,凝心聚力干,肥城市穩扎穩打交出高質量發展精彩答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秦浩 審核 陳茂榮)“動能”十足,中儲國能300MW鹽穴儲能示范項目加速建設,助推泰安打造“儲能之都”;農田廣袤,“一塊田”模式讓農民種地省心省事、實現增收;網格管理,“龍山經驗”將民生溫暖切實送到群眾身邊……近年來,肥城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項目、促經濟、穩民生,扎實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篇章。
在肥城經開區,作為泰安打造千萬千瓦級“儲能之都”的重點工程,中儲國能300MW鹽穴儲能示范項目建筑主體雛形已現,進入帶電調試階段。在建設初期,項目遇到儲能電站電力接入難的問題,一時間建設進度受到影響。“外線21公里輸電線路,建設期間跨多個區域、涉及多個部門,協調難度較大,新能源產業鏈、肥城市能源局經過多方協調,為我們爭取到了寶貴時間,確保了項目正常開展。”肥城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綜合部負責人殷朋說。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肥城市積極發揮鹽穴儲能產業鏈聯合黨委戰斗堡壘作用,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技術、要素等難題,為鹽穴儲能這一首位產業提供一線包保,全方位服務。通過學習研討、檢視剖析,把問題找深找透,肥城市成立手續辦理、項目清障、服務保障等5個工作專班,保證手續盡快辦理、項目快速落地。目前,肥城市各產業鏈和重點工作專班一線化解企業生產、項目建設方面難題69個,爭取到位資金9.02億元。
項目建設進展迅速,鄉村振興同樣熱火朝天。“土地流轉給村集體,除地價外還有分紅,一畝地能收入1300塊錢。”安駕莊鎮朱家顏子村村民杜春華說,現在農民也有了電子證照,從手機上就能看到自家的土地在哪里,流轉給集體很放心。
“一塊田”模式是肥城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生動實踐。該市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把汶陽田作為“一塊田”來經營,由為農服務中心牽頭,將區域內土地進行流轉,實行統一經營、管理。該市還創新打造為農服務調度指揮平臺,開發出電子證照、農技指導、農資供應、農機服務四個板塊,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促進規模經營,實現糧食增收。肥城市農業農村發展中心副主任孫輝介紹,“一塊田”有效整合了農業農村局、供銷社、市屬國企、鄉鎮的資源力量,實行公司化運營,已具備為農服務、教育培訓、指揮調度、示范推廣四大功能。目前,整個汶陽田區域已流轉土地18萬畝,流轉率達70%。
“繳納水費關注這個公眾號就行,不用去現場交,我來給您演示一下。”近日,在新城街道龍山社區,網格員辛冬梅正在幫居家老人繳納水費,作為社區專職網格員,辛冬梅組織發動13名單元長為社區280戶居民服務,做到隨叫隨到。
近年來,龍山社區總結出獨到的社區治理經驗:把網格做實,讓居民隨時找到人;把物業做優,讓居民有事不難辦;把服務做細,讓居民心里感到溫暖。
群眾事,無小事。肥城市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效。近年來,該市以小切口專項攻堅為突破口,從群眾身邊事入手,推出76項惠民舉措。開展“雙服務大走訪”活動,發動5500余名黨員干部,實地走訪市場主體和居民,摸排問題訴求1.5萬余條,全部納入清單管理,逐一對賬銷號。
“肥城市牢牢把握‘三個實實在在’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和群眾的‘急難愁盼’,持續用力、重點突破,成功舉辦‘泰山鋰谷’人才創新發展大會,新型電池電極材料產業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肥城市獲評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市。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9億元、增長6.9%,總量列全省78個縣市第7位、泰安首位。”肥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希剛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