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出新的豐收希望 看科技創新如何助力農業強國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今年以來,我國農業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效能提升,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
時至年終,大江南北,種業創新攻關加快推進。在溫暖如春的海南南繁基地,20多個院士團隊正在開展育種創新,一批“揭榜掛帥”項目相繼啟動,孕育新的豐收希望。在冰雪覆蓋的國家級蔬菜種業創新基地山東壽光,170多個番茄新品種長出了彩虹般的顏色。
山東省壽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黨支部書記 殷鳳海: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口感。根據消費者的喜愛,把信息傳給企業,讓它們進行種子的優化提升。
更融合的創新格局,更智能的設施裝備,更多元的供給保障,進入2023年,我國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
今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10月,在江西考察時,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 林萬龍:總書記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非常重視,他親自謀劃、親自指導,供給保障、科技裝備、經營體系、產業韌性、市場競爭能力,都要把它做強。今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各個方面都在扎實推進。
農業現代化,重點在補短板、強基礎。為加快補上農田水利短板,進一步夯實生產基礎,今年,中央財政安排920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598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也加快推進,全國耕地灌溉面積超過10.55億畝,高標準農田已建成10億多畝。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今年,自主培育南美白對蝦新品種12個;國產白羽肉雞市場占有率超過20%;油菜新品種“中油早1號”正在江西吉安大面積試種。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油菜遺傳育種團隊首席專家 王漢中:“中油早1號”最大的特點就是早,在北緯27度以南基本都可以實現種兩季水稻以后再種一季油菜,實現我們油料供給安全提升。
在底盤技術、核心種源攻關獲得突破的同時,重點標志性農機具研制也取得新進展。國產大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實現量產,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多款丘陵山地拖拉機完成試制,解決南方6億多畝山地“無機可用”難題。
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 張振華:今年以來,我們在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取得階段性進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望達到63%。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供給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今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3908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大豆自給率繼續提升,“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充足,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今年,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更加優化。近400萬個家庭農場、220多萬家農民合作社,開展規模化經營。100多萬個農業社會化組織,帶動9100多萬小農戶加入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來。
今年,我國鄉村產業韌性更足。中央支持建設91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的集群156個,帶動產業鏈上的農民人均收入提高4000多元。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