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時評丨全環境立德樹人,網絡空間不可或缺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深度普及,青少年上網、用網已成不可阻擋之勢。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顯著高于我國總體互聯網普及率。
很顯然,作為網絡世界的“原住民”,在網絡空間學習生活,在網絡環境中成長,網絡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把下一代培養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任務,網絡空間不可或缺。
不可否認,網絡并不是世外桃源。網絡中一些低俗內容的傳播,防不勝防的網絡詐騙事件,網絡謠言頻發,濫用個人信息,惡意炒作、“飯圈文化”等現象存在,嚴重影響著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由于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成熟、獨立的價值觀念尚未形成,明辨是非的意識和能力還很薄弱,必須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狠抓互聯網內容建設,為青少年理性上網、文明上網、安全用網創造良好環境。
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養成。要引導青少年善于網上學習,開啟“青少年模式”,不瀏覽負面新聞和色情、暴力網站。要提高信息辨別能力,不傳播不良信息,不信謠、不制作和傳播網絡謠言,遇到有害信息時,積極進行舉報。要誠實友好交流,尊重他人的人格、民族風俗及習慣,要使用文明用語,不在網上侮辱欺詐別人。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保護好個人信息,不參與網上非法集資和傳銷,不隨意約會網友,嚴防網絡詐騙。要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遠離不良網絡文化,不沉溺于網絡游戲,不參與校園“非法網貸”,為青少年構建安全網絡屏障。
大力弘揚網絡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我們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生產一大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產品。要擴大網絡典型宣傳,引導人們崇尚向善向上力量。要充分利用好自媒體,積極轉發正能量信息。主流媒體、政府官方平臺是發布權威信息、壯大輿論宣傳的主陣地,要正確引導輿論、主動參與辟謠、舉報不實信息。要進一步完善網絡內容治理的法律法規,從網絡內容生產與供給的源頭上進行審核把關,精心打造青少年愿聽愿看的優秀網絡文化產品,使正能量的精品網絡內容充滿網絡空間。
清朗的網絡空間是全環境立德樹人必需的重要條件。全社會要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形成共識,凝聚力量,為青少年上網、用網保駕護航,保障青少年健康茁壯成長。
文:楊曉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