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安 > 正文
  • 一根小麥秸稈撬開“三把鎖”!山東農業大學與山東金蘭牧場聯合攻關,成功實現小麥秸稈替代進口苜蓿飼喂奶牛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記者 何麥之 特約記者 倪青華)12月16日,山東農業大學與山東金蘭牧場產學研合作年會在泰安市岱岳區舉行,雙方共同發布科技攻關成果:經過雙方6年多的艱辛探索、科技攻關、對比試驗,用小麥秸稈草粉顆粒替代部分進口苜蓿飼喂奶牛獲得成功。

      小麥收獲后的秸稈如何處理,是各地見之撓頭的“老大難”,也是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奶業科技創新體系崗位科學家,山東畜牧業協會奶業分會會長王中華科研團隊近幾年深入思考的課題。一方面,大量的小麥秸稈不能利用,成了“公害”;另一方面,養殖業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苜蓿作飼料,拉高了養殖成本。

      帶著問題搞科研,王中華從2017年起帶領科研團隊與金蘭牧場聯合進行科技攻關,啟動了用小麥秸稈替代進口苜蓿飼喂奶牛的課題研究。

       王中華介紹:“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譽,是優質的粗飼料,過去主要依賴從美國等國家進口,到岸價格每噸3600元左右,比一般糧食還貴,進口苜蓿占到奶牛養殖成本的15%以上。”

       “剛開始,我們也曾進行過青貯全株小麥對比進口苜蓿的試驗,結果顯示,青麥各項指標優于苜蓿,每噸價格在1500元左右,比苜蓿便宜一半,但考慮到‘青麥飼用’人畜爭糧可能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我們很快終止了這個方案。”

       “小麥成熟收割后的秸稈養分降低,表層有蠟質,內含木質素,不利于奶牛消化和吸收,能不能替代苜蓿作粗飼料?這是個很大的懸念。”

       過去,奶牛養殖業內人士認為,粗飼料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奶牛反芻和唾液分泌,促進瘤胃收縮和消化物通過,維持瘤胃健康環境。

       抓住粗飼料的功用這個“牛鼻子”,王中華團隊用多年時間開展“粗飼料與奶牛唾液分泌”課題研究,發現粗飼料的優劣與奶牛唾液分泌關系不大。2018年,他們的科研論文在美國《奶牛科學》學術雜志上發表,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和認可,德國哥廷根大學還因此修改了相關評價指標。

       粗飼料功用課題研究的結論,堅定了他們用小麥秸稈替代進口苜蓿的信心和決心。接著,他們蹲守金蘭牧場進行飼喂試驗,發現奶牛對小麥秸稈這種粗飼料不感興趣,沒有食欲。如何激發奶牛對小麥秸稈的食欲呢?他們又開始了探索。

       “寸草鍘三刀,無料也上膘”。受民間諺語的啟發,他們先把小麥秸稈粉碎做成草粉,破壞它的組織結構,然后輔以糖蜜制成顆粒,大大增強了奶牛對小麥秸稈粗飼料的食欲。

       2022年11月起,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在金蘭牧場選擇60頭產奶牛,分3組進行了為期10周的小麥秸稈替代苜蓿飼喂試驗。其中,按原配方飼喂進口苜蓿的A組20頭牛平均日產奶32.23公斤;用小麥秸稈草粉顆粒替代50%進口苜蓿的B組20頭牛平均日產奶32.38公斤;用小麥秸稈草粉顆粒替代100%進口苜蓿的C組20頭牛平均日產奶31.48公斤。

       “從對比試驗來看,用麥秸草粉顆粒替代50%進口苜蓿飼喂,產奶量不但沒有降低,還略有增加,所產牛奶品質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我們由此得出小麥秸稈草粉顆粒替代進口苜蓿的適宜比例為50%。”王中華高興地說。

       金蘭牧場總經理法文靜告訴記者:“用小麥秸稈草粉顆粒替代部分進口苜蓿,金蘭牧場960頭產奶牛全年可消耗小麥秸稈262噸,這會減少進口苜蓿438噸,且僅此一項,便可降低養殖成本147.2萬元。”

       放眼全省奶牛養殖業,作為山東畜牧業協會奶業分會會長的王中華信心滿滿:“我們全省現在大概有40萬頭產奶牛,如果把這項技術推廣到全省,每年可以減少進口苜蓿18.3萬噸,降低飼料成本6.3億元。”

       泰安市岱岳區畜牧中心主任趙曉國認為,用小麥秸稈替代進口苜蓿飼喂奶牛,不僅降低了奶牛養殖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還為小麥秸稈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找到了出路,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破解秸稈焚燒污染環境、“青麥飼用”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等問題,一根小麥秸稈撬開“三把鎖”,說它“一石三鳥”一點也不為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