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中國經濟新動能
圍繞2024年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9項重點任務,“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排在首位。回顧今年,國產首艘大型郵輪命名交付,C919大型客機實現商業運營并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展望明年,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源源不斷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只有緊緊跟蹤并把握科技前沿變化,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國家試圖打壓中國科技發展和產業進步,大搞“小院高墻”“脫鉤斷鏈”,但中國科技創新依舊步履不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堅實支撐,成就有目共睹。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縱橫鋪設,今年上半年合計產業產值超過10萬億元;全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3萬家,大中小企業鏈式協同、融通創新;“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8000個,已建設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數字技術加力賦能實體經濟……《紐約時報》今年7月報道稱,對中國而言,科技自主權的爭奪戰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若要說有哪個國家能夠克服這樣的挑戰,那很可能非中國莫屬。隨著新型舉國體制不斷完善,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落地實施,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相信中國將突破更多“卡脖子”難題,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當前,中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供應體系。截至今年10月,中國發電總裝機達到28.1億千瓦,超過七國集團(G7)國家總和;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5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綠色工業園區平均固廢處置利用率超95%……中國產業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產業結構更綠色、能源消費更綠色、制造過程也更綠色。中國產業綠色發展不僅有利于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也有利于在綠色轉型中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過六成;光伏組件產量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首位。一組組亮眼的數字,勾勒出中國制造向上躍升的鮮明軌跡。未來,隨著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中國將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綻放產業新氣象。
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基礎。今年1至10月份,中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2%,明顯高于全部投資,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1.3%,連續3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至今年9月,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總數突破200萬個……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中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動力。新質生產力具有科技含量高、創新性強、效率高、可持續性和競爭力強等特點,可以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表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能產生新產業、新發展,一個新產業會產生新就業,有了就業,收入就有了保障。隨著新質生產力發展,人們將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國經濟的生機活力,收獲更多滿足感、幸福感。
未來的方向已明。中國將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何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