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6萬余公里 市交通運輸局鋪就通暢、致富“四好農村路”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曹一秀 審核 王天姿)12月14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好農村路”建設情況,并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的重大任務,著力改善農村公路供給質量,強化道路養護管理,不斷提升道路通行品質,為新時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鋪就幸福之路。新泰市、東平縣創建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泰山區、肥城市創建為省級示范縣,示范縣比例居全省前列。
堅持建設先行,打造通暢之路。市交通運輸局深入實施路網提檔升級、危橋改造、路面狀況改善、重要村道安保“四大工程”。提升農村公路主干網等級,今年已累計實施新改建項目279個,完成新改建工程550公里,惠及69個鄉鎮、222個行政村,新改建縣鄉公路基本達到三級以上技術標準,實現三級以上里程年均提升2%以上,占比達到了65%以上。推進支線路網擴容,在保持村村通硬化路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推動建設雙車道通村公路,在不具備條件的路段合理設置錯車道,不斷提升道路通行服務容量和服務效率。推進農村公路橋梁隱患排查整治,把超長服役的老舊橋梁、漫水橋等影響群眾安全出行的橋梁納入危橋改造范圍,加大推進力度,今年已完成改造30座。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6萬余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三位;全市行政村通路率、通客車(公交車)率均達到100%。
堅持管養一體,筑造品質之路。農村公路“三分建,七分養”,市交通運輸局加強路面養護,今年已實施路面狀況養護工程1061公里,坑槽挖補6.3萬平方米,灌縫約25萬米,整理路肩454.5公里,修剪行道樹6.2萬棵。全市農村公路綜合優良路率持續提升,重要縣鄉道優良路率達到85%以上。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完成安保工程70公里,安裝、修補護欄14586米,施劃路面標線74768米,安裝道口樁17505個,加裝減速帶1047處。完善管養機制,建立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管理體系,不斷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常態化、規范化。積極建設智慧公路,推廣應用“路長制”智慧化平臺和終端小程序,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堅持融合發展,鋪就致富之路。市交通運輸局將自然生態、產業發展、傳統文化等元素融入農村公路規劃、設計、建設全過程,堅持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將農村公路與旅游公路建設相結合,打造了泰山區北部環山路、岱岳區九女峰片區、新泰市掌平洼村、肥城市云蒙山路、寧陽縣環山路、徂徠山環山路等鄉村旅游路。東平縣依托東平湖秀美山水自然風光,高標準規劃建設濱湖大道旅游廊道,吸引大批游客到訪,結合馬拉松、自行車、賽龍舟等賽事的舉辦,有效帶動了地方旅游業和經濟發展。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