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眼科:多重守護,還孩子明亮“視”界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趙鑫 通訊員 李欣 王藝璇 審核 王天姿)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他們的健康牽動著整個家庭的心。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類捕捉外界信息的觸角,愛眼護眼尤為重要,正因如此,兒童眼科也被社會各界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在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孫梅看來,守護孩子的光明未來,應從生命伊始就開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新生兒淚囊炎治療、斜視、弱視矯正、近視保健等都需要引起家長的關注與重視。守護兒童眼健康,是社會各界都不能回避的問題。
新生兒眼部篩查很重要 家長切勿忽視
日前,一位三歲的寶寶來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眼科就診,被診斷為“先天性白內障”。這個寶寶出生時眼部已經出現病變,而當時家長不知道要帶孩子做新生兒眼底篩查,3年后發現孩子眼睛有問題時才來醫院檢查,已經錯過了早期有利的治療時機,孩子經過手術雖能解決白內障的問題,但是3年時間眼部進光不足,已經導致孩子形成了遮蓋型弱視,手術做完后,視力也無法挽回,孩子的家長后悔不已。
“新生兒期是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視覺器官的不斷成熟和完善,依賴于視覺器官正常的接受光線刺激。因此這個時期任何影響或干擾光刺激的疾病均可影響寶寶的視覺發育。如先天性上瞼下垂,先天性白內障,斜視等。如果能在早期發現這類疾病并進行積極的干預和治療,孩子還有可能獲得一個良好的視力。”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孫梅說。
有些新生兒出生時眼底可能已經存在病變,早期父母用肉眼是無法發現的,等到發現來醫院檢查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有的只能面對失明,近幾年屢見不鮮。另外還有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兒童時期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兒童的健康,如果能早期發現,就可挽救患兒的視力乃至生命。
目前新生兒眼底篩查還沒有納入普篩中,家長們會帶寶寶做新生兒普篩的各項篩查,卻不知道眼底篩查同等重要。尤其對早產兒來說,在出生后四到六周進行第一次眼底檢查,是非常必要的。“新生兒眼底病變多樣且危害嚴重,都有必要做一次眼底篩查。”孫梅說。
新生兒經常流淚、眼屎多,可能是淚囊炎,父母應引起重視
新生兒淚囊炎是比較常見的眼病,表現為寶寶的眼睛經常會是淚汪汪的,在寶寶的眼睛里有許多膿性分泌物流出。有的是出生以后第一天就有癥狀,有的大概一周后或者一個月以后出現,一旦發現,父母都應引起重視。
新生兒淚囊炎常常由于患兒鼻淚管阻塞引起。鼻淚管阻塞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兒患眼流淚,若繼發感染則形成淚囊炎。一般寶寶被家長發現患眼淚汪汪或流淚伴有膿性分泌物,部分家長用消炎眼藥水給患兒滴眼治療,往往無效。如果鼻淚管阻塞,淚液不能正常流動而潴留于淚囊內,細菌便容易在淚囊中繁殖引起感染性炎癥,就形成了淚囊炎。
孫梅告訴記者,小兒淚囊炎要盡早治療。患淚囊炎時,有大量的細菌藏在里面。淚囊變成了一個細菌團,對眼球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眼球一旦有損傷,比如角膜不小心擦傷,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導致角膜炎,發展成角膜潰瘍,或角膜穿孔,最終眼球會萎縮失明。淚囊炎時,如果膿液儲積在淚囊中不能很好引流排除,也能導致淚囊經皮膚面破潰形成淚囊瘺,反復的炎癥使眼部留下疤痕,眼瞼畸形,影響面容。
據孫梅介紹,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作為泰安市專業從事兒童眼病診療與保健的醫療機構,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經驗積累,已形成了一套適合兒童的高效、準確的特殊診療技術,尤其是在淚道沖洗、淚道探通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經過反復的臨床研究和實驗,該科研制了一種新型淚道沖洗器,并于2009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從2005年至今,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使用自行研制新型淚道沖洗器,治療嬰幼兒先天性淚道阻塞患兒近萬例,因其治療便捷、安全、經濟、高效,吸引了許多周邊地區的患兒前來就診。
近視不可治愈,科學治療可延緩發展
據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眼科副主任潘英芬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近視率為14.5%,小學生近視率為36.0%,初中生近視率為71.6%,高中生近視率為81.0%。不良的用眼習慣、不合理地使用電子產品、過度地用眼負擔、缺少戶外活動等都會增加近視發病風險。
潘英芬告訴記者,近視雖然是不可治愈的,但可以預防和控制。即使近視了也可以控制度數的增長,避免發展成高度近視,控制近視度數的增長有非醫療手段和醫療手段兩種。
關于采用非醫療手段控制近視,潘英芬建議家長做好以下幾點。首先,讓孩子每天戶外活動2個小時。戶外有陽光,陽光可以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夠抑制眼軸增長,延緩近視發生;其次,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良好的用眼習慣是保護視力的關鍵,孩子要有正確的閱讀書寫姿勢“一寸一拳一尺”,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胸口離桌一拳,書本離眼睛一尺;再次,應盡量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次盡量控制在不超過30分鐘。此外,飲食方面要避免過于油膩,不要在光線暗的地方用眼等,這些都有利于對眼睛的保護。
關于醫療手段控制近視,潘英芬給出了三個建議。一是使用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是具有防控近視度數增長作用的一種特殊隱形眼鏡。泰安市婦幼保健院自2009年開展該項技術以來,已經為3000余名青少年完成佩戴,效果顯著。該眼鏡需夜晚佩戴、白天摘下,白天不用戴鏡就可以獲得清晰視覺,但對佩戴者要求較高,需要年齡大于8歲。角膜塑形鏡作為三類醫療器械,一定要經正規醫院眼科檢查合格并符合佩戴標準后再使用,使用后需定期到醫院復查。二是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可以阻止眼軸增長,從而抑制近視繼續發展。三是使用近視控制鏡片(功能性鏡片),傳統的框架眼鏡在控制近視方面作用有限,近視控制鏡片在矯正視力的基礎上通過其周邊離焦設計,有利于抑制兒童青少年眼軸增長,延緩近視發展速度。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