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錄|為經濟“半壁江山”撐腰,山東的信心從何而來
山東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在山東“量大面廣”。近年來,山東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長期保持在50%以上,占據了山東經濟大盤的“半壁江山”,成為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12月8日,山東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進一步統一認識,為民營經濟發展打下一劑“強心針”;11日,舉行民營企業家記者見面會……
內外部壓力交織疊加,給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山東為民營經濟注入的信心力量,到底從何而來?
越是艱險越向前。越是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越需要清醒的頭腦、準確的判斷,堅定信心,以為求機。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回升向好,中小企業成為其中最活躍的經營主體之一。
春江水暖鴨先知。打拼在行業前沿、沖鋒在市場一線,企業家最能真切感知到經濟形勢的風云變幻。
亂云飛渡仍從容。誰能在逆境中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機遇,誰就有機會爭得下一輪發展的主動權。來自生產一線的最新反饋,彰顯了市場對行業產業未來及山東經濟前景的信心,亦展現出民營企業發展的韌性。
8日召開的座談會為民營企業發展進一步明晰了路線圖:聚焦高端調結構、聚焦智能抓融合、聚焦綠色促轉型、聚焦集群優生態。
明確了發展方向,就需要進一步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心無旁騖謀發展的定力。
當下,一些企業面臨行業短暫周期波動、產業發展遭遇瓶頸等挑戰,這也倒逼企業必須盡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不破不立,先立后破。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都需要在錨定正確發展方向的基礎上迎難而上、奮勇爭先,開創山東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的新局面。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民營企業家要當好民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為此,政府相關部門要主動了解企業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讓民營企業家發展有信心、打拼更舒心,努力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要想真正實現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政府就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能夠放開手腳,大膽發展。
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就要真正讓自己人“輕裝前行”。座談會還專門對著力優化融資環境、優化服務環境、優化法治環境等進行了分析和部署。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董彥嶺在接受齊魯網·閃電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省委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傾聽民營企業家的聲音,為民營經濟發展加油打氣,既正當其時,又意義深遠。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也是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所在。“要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優良的營商環境,設身處地為民營企業發展解決難題,為民營企業家提供寬松的環境、可靠的助力”,董彥嶺說。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們相信動能澎湃的山東,相信創新求變的民營企業家,相信相信的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