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受贊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正在阿聯酋迪拜舉行。作為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務實實踐者,中國的表現受到聯合國有關機構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評價。
↑點擊查看視頻
總臺記者 楊淵:當地時間12月8日上午,中國角舉辦了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論壇以“深化南南氣候務實合作,攜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相關國家部長代表、國際機構高級別代表以及相關領域資深專家與會交流討論。
論壇上,中國代表介紹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方面的做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發展中國家是氣候變化最大的受害者,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弱,得到的支持不足。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持續通過南南合作的方式,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推動能源轉型、提高氣候韌性、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切實的幫助。中方愿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發出共同聲音,維護共同利益。
與會代表在論壇上對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評價,表示愿與中方一起繼續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加強合作。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處服務司副司長 西里爾·奧諾雷:中國是少數幾個擁有強大衛星項目運營能力的國家之一,而且其覆蓋范圍十分廣泛。由于天氣和氣候沒有國界,這種合作至關重要,沒有一個國家能孤立地開展工作。中國對南南國家的支持持續多年,真正幫助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更好地合作。
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 迪瑪·哈提卜:正如我在論壇上提到的,我們與中國政府有著長期規范的合作。中國在南南合作中的影響是巨大的、是可擴展的。正在實施合作項目的國家都對此非常感激和贊賞,這是一種不斷發展的伙伴關系。我們對此感到非常自豪。
馬拉維自然資源和氣候變化部部長 邁克爾·烏西:我們面對一系列挑戰,過去兩年氣候變化多次導致龍卷風來襲。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學到很多應對經驗,中國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中國還與我們合作,確保我們建設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道路以及衛生、教育領域的其他設施。
論壇上,中國與乍得簽署了首份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帶”項目文件,并與博茨瓦納、基里巴斯、老撾等國環境部高級官員簽署多份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交付證書。
總臺記者 楊淵:本次論壇是中國代表團自2011年以來舉辦的第十一屆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體現了中國對于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有關各方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