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媒文章:“一帶一路”為埃塞俄比亞發展注入動力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道全非新聞網日前刊發馬哈茂德·烏爾·哈桑·汗撰寫的文章,題為《“一帶一路”倡議和埃塞俄比亞——一條前進之路》,文章摘編如下:
埃塞俄比亞是中非合作的先行者。中國政府致力于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其他計劃支持埃塞實現發展愿望。顯然,兩國正在穩步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全球發展倡議下開啟富有意義的合作,并推動中非合作論壇之下“九項工程”的實施。
憑借豐富的礦產、金屬、農業、基礎設施開發、藍色經濟以及——最重要的——工業化和人力資本,非洲是促進未來全球發展的希望所在。
埃塞總理阿比將非洲設想為一個新興的經濟、政治集團。因此,埃塞將在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這方面,埃塞是加強區域互聯互通、糧食安全、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礦產金屬向外部世界出口的窗口。
有報道說,埃塞2023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計將達到6%。這一增長主要是由強勁的固定資產投資推動的。事實上,2023年,埃塞的GDP增長已經超過了本地區許多國家。
2024年,這一增長有望進一步加快,達到約6.8%。隨著私人消費獲得動力和外國投資流入增加,人們預期這種大幅增長將會出現。
埃塞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大大增強了其經濟發展潛力和全球影響力,增強了該國工業化和基礎設施發展的動力。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質量的中國-埃塞合作中,技術與職業教育培訓領域的密切合作至關重要。這一伙伴關系標志著朝實現一個強有力的能力建設機制的各項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2023年10月在中國舉行的埃塞俄比亞-中國投資論壇上,埃塞俄比亞表示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因埃塞與中國富有成效的合作而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有趣的是,埃塞將其過去多年的快速增長歸功于來自中國的投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徹底改變了埃塞的基礎設施發展。現在這些投資正以修建公路、橋梁和鐵路的形式蓬勃開展。此外,過去10年,“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埃塞基礎設施建設和制造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也為埃塞青年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埃塞政府提出了五個優先投資部門以進行雙邊合作,包括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制造業、旅游、信息通信技術以及采礦。“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開發了埃塞這些重要經濟部門的潛力。
“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中國和埃塞之間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平臺。它有效支持和優化了埃塞的國家交通運輸體系。該體系正在為區域互聯互通、國民收入和GDP增長作出貢獻。
在這方面,中國建造的752.7公里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的標準軌距鐵路(亞吉鐵路)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大型項目,也為埃塞的發展注入了至關重要的動力。
此外,亞吉鐵路不僅是一條運輸線,還是一條變革性的運輸經濟走廊和通往社會經濟繁榮的道路。顯然,它為埃塞開辟了一條通往海洋的鐵路走廊,有效帶動了沿線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
總之,埃塞和中國之間的雙邊關系是互補的,從而將機遇轉化為真正的潛力,并將真正的潛力轉化為進步與繁榮。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促進埃塞及其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利合作平臺。(編譯/朱捷)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一列試運行列車在亞吉鐵路上行駛。(新華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