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大人適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歡
新華社哈爾濱12月6日電題:大人適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歡
田宇、劉赫垚
近日,有關孩子課間十分鐘受約束的現象引發社會熱議。盡管教育部門指出,堅決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但仍有部分學校和家長對此心存顧慮:“萬一受傷了怎么辦?”
作為冰雪體育大省的黑龍江,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牡丹江市朝鮮族小學連續40年澆建冰場為學生提供冬季戶外運動場地,收獲眾多網友點贊;哈爾濱市清濱小學自1976年澆下第一塊冰場至今,已為國家輸送了500多位速滑運動員,其中包括多位世界級冠軍,任子威這樣日后成為奧運冠軍的“好苗子”就是課間在冰場上被發現的。
在嚴寒季節的東北開展冰雪體育運動,孩子在大地摔摔打打,與同學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但這一定是壞事嗎?這兩所小學的做法不是如何用好課間十分鐘的標準答案,卻很有參考價值。
我們看到,學校并未因噎廢食,把孩子圈在安全的溫室中“悉心呵護”,相反,他們堅定地在每年冬天如期為孩子們澆下冰場,讓一代一代的孩子們在課間享受自然、享受運動、享受快樂,在體育運動中強身健體、磨煉意志、鍛造品格,從而增強抵御人生風浪的勇氣和能力——這正是體育“野蠻其體魄”的現實意義。
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敢于讓孩子摔打摔打的“勇”,還要有善于給孩子拓展運動場地、創造運動機會的“謀”。為孩子創設什么樣的體育活動場所,開展什么樣的體育活動,需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東北冬天漫長,冰雪運動氣氛濃厚,為孩子澆筑冰場就是自然的選擇;南方水資源豐富、氣候炎熱,游泳池就是很好的運動場所;即使場地受限,在一小塊空地中鼓勵孩子跳繩、踢毽,也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搭建合適的運動平臺,開展適宜的運動項目,未必需要投入多少錢,關鍵是學校、老師、家長要善于預判風險、防范風險。大人適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歡。為了規避風險而“一刀切”,限制甚至剝奪孩子課間奔跑的權利,看似是為孩子負責,實則是推卸責任。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學校和家長應進一步達成共識,給孩子創設更多課間活動運動的機會。學校多一分勇氣和擔當,家長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就會讓孩子多一分堅強和成長。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運動、如何保護自己,減少不必要的受傷。
把孩子們撒到操場上、田野上奔跑吧,孩子們有撒歡的權利,摔倒了自己爬起來,摔疼了哭兩聲也沒關系。大人們今天敢撒手,我們的國家明天才會收獲一茬又一茬身體健康、意志堅強的接班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