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時評丨全環境立德樹人在課堂上,也在沃野中
近日,由共青團泰山區委組織的第二期“你好,泰山區”系列宣傳片《鄉遇邱家店》正式上線,宣傳片以少先隊員視角,通過少先隊員尋訪打卡家鄉美景地標,讓少先隊員變身“小小家鄉推介員”,用“童言童語”講好泰安故事、用“童心童趣”推介家鄉美景,讓更多的人了解泰山腳下的這片熱土。
近兩個月來,這已是當地“跟著紅領巾去旅行”系列活動的第二期,活動中,少先隊員們走進泰山石敢當文化館,親身體驗國家非遺的魅力,走進岱峰紅色紀事館,尋訪革命足跡,銘記身邊的“紅色記憶”,走進王林坡、北王莊,感受鄉村振興的蓬勃脈動……這種在走中學、在看中悟的活動形式,不僅宣傳推介了當地豐富的文旅資源,更讓青少年在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中,切身領略了家鄉之美、家鄉之好,感受到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這不失為當地在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中的有益探索。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全環境立德樹人,是我省在踐行立德樹人這項教育根本任務中的創新之舉,強調教育的全面性和環境的重要性,注重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新時代青少年。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踐行全環境立德樹人,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也在耕耘希望的沃野。傳統的校園課堂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發揮了主陣地的作用,長期致力于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但在塑造支持性的全環境教育生態系統中,我們更加重視讓青少年在多元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如果說課堂教學是在深耕立德樹人的深度,那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社會實踐就是在不斷拓展立德樹人的寬度,唯有讓學生在紅色教育、志愿服務、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等活動中親身體驗社會的各個方面,才能提高他們對社會問題的認識的理解,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提升。
塑造這種“全環境“的立德樹人,更加重視引導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畫出最大社會育人“同心圓”。這既需要學校持續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父母堅持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積極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和文化環境,用好先模人物、紅色教育基地、文明實踐基地等身邊的教育資源,讓青少年走出課堂、走進社會感受道德的力量,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構建起“時時、處處、人人”皆育人的全環境立德樹人體系。
作者 油菜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