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報20幅美圖定格泰安精彩瞬間
?
點評:金色的光線照亮了建筑與植被,寬畫幅的比例呈現出城市中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觀。作者對畫面線條的把握很嚴謹,橫平豎直,觀感很好。
△水韻彩石溪 杜濤 攝
點評:作者使用寬畫幅表現河流的走向和山體的形態,慢速快門的應用賦予照片時間流逝的感覺,畫面曝光準確,色彩搭配比較合理。
△岱頂雪霽 劉蕾 攝
點評:遠景中云海翻騰,雪景令其更添仙氣。作者可以考慮使用更寬的畫幅呈現,相信畫面會有更加磅礴的氣勢。
△俯瞰大宋不夜城 孫堯 攝
點評:作者從高處俯拍夜景燈光下的建筑群,紅藍相間的燈籠如綢緞,與金色的房屋交相輝映。45度視角呈現了街道的縱深感,如能采用豎構圖,效果會更加強烈。
△姐姐高考結束了 賈廣麗 攝
點評:每年高考結束后的考場門口,都是攝影者捕捉精彩畫面的理想地點。作者捕捉下一對姐弟之間的溫馨瞬間,下午時分的光線也為畫面增添了溫暖氛圍。
△夕陽下的壁霞祠 王鳳山 攝
點評:逆光勾勒出了建筑的輪廓,也令青翠的樹林更顯質感。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豎構圖特點,在畫面的不同位置安排了視覺重心,賦予畫面流暢的觀感。
△仰止 牛海燕 攝
點評:“天地同攸”題刻位于泰山岱頂大觀峰《紀泰山銘》西側石壁上,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下,心中的豪氣油然而生。圖中的孩子專注地仰視著題刻,中華文化的魅力也在此刻得以呈現。
△幾何之美 王曦 攝
點評:90度角的俯視航拍展現了泰安文化藝術中心及其周邊景觀設計的幾何對稱之美,陽光投射下的陰影為畫面增添了立體感。
△泰安寶泰隆地下大峽谷 李慶勇 攝
點評:造型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石柱在五彩燈光的照射下更添奇異之美。這張照片焦點清晰,畫面純凈,在低照度的洞內完成拍攝實屬不易。
△云瞰泰安文化藝術中心 馮艇 攝
點評:這是一幅利用云層增添畫面質感的佳作。作者拍攝了造型現代感十足的泰安大劇院,并對畫面進行了冷色調的調色處理,令畫面呈現出靜謐的感覺。
△璀璨泰城 范志祥 攝
點評:車流量較大的十字路口很適合呈現慢速快門下的流光溢彩。作者在構圖上頗費心思,遠景的天空、摩天大樓呈現出城市的縱深感。
△云漫岱頂 程智勇 攝
點評:對云霧的合理利用是攝影中用來表現留白的重要方法。這張照片中的云霧疏密有致,烘托了山體的雄偉,也簡化了畫面。
△暮歸 趙波 攝
點評:金色的湖面,三兩小船,遠山連綿起伏的線條……作者拍攝下了一個夢幻的畫面,構圖簡潔,氛圍感強。
△俯瞰戴村壩 薛莉 攝
點評:無人機升到高空,拍攝下心形的壩口景觀。畫面記錄了豐富的地形地貌信息,在構圖和色彩的把控上還可以多下一些功夫。
△會當凌絕頂 宿磊 攝
點評:遠山在空氣透視的作用下呈現出一抹藍色,配合中景的紅色與近景的綠色,畫面色彩過渡自然。
△山水如畫卷 許斌 攝
點評:云霧與遠山形成的空氣透視效果形成了水墨畫般的效果,近景裸露的巖石為畫面注入了剛柔并濟之感。
△友人的快樂 張繼明 攝
點評:外國友人騰空躍起,作者為其拍下一張活力滿滿的紀念照片。泰山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吸引著無數慕名而來的國際友人。
△泰山天街逍遙游 張玉霞 攝
點評:逆光光線的運用是這張照片的吸睛之處。如果沒有光線對畫面的塑形作用,同一場景下牌樓、樹木的質感表現會失色不少。
△泰山觀日出 張燦明 攝
點評:作者記錄下了游人如織的火爆場景,“后排”的游客不得不將自拍桿升到很高才能拍到日出的壯觀景象。作者的拍攝思路從側面體現了泰山日出的巨大魅力。
△天貺殿前留倩影 劉鋒 攝
點評:身穿中華傳統服飾在文物古跡前拍照打卡,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與歷史對話”的一種方式。圖中的女孩子們青春靚麗、表情生動,體現了作者的抓拍功力。
點評 任景哲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