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關注丨泰安:眾議眾調,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
泰安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擦亮“泰好調”品牌
有事好商量 疙瘩眾人解
□大眾日報記者 王洪濤 劉濤 通訊員 尉海波 張磊
“修路就修路,咋還有偏有向,為啥偏偏就閃了我們17戶?”說話人名叫李燦亮,是泰安市岱岳區夏張鎮東城村村民。前不久,該村“兩委”在對村內道路改造提升過程中,因資金缺乏,未對包括李燦亮在內的17戶村民的門前路進行改造,致使雙方產生激烈矛盾。
夏張鎮“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了解情況后,馬上召集相關部門及當事雙方兩次召開議事會,開展多輪協商,最終以“施工單位出料出技術、村民出工”的方式,化解了這一矛盾。現在門前泥巴路變水泥路,李燦亮的心里也敞亮了,直言“這樣的辦事方式太好了”。
據了解,每周五下午,夏張鎮黨委副書記、管區書記、村支部書記等十幾個人都會聚到“一站式”矛調中心,對當周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進行集中商議,將群眾的合法訴求列入議事清單,進行專題協商解決。這就是該鎮創新推出的“眾議眾調”工作法。目前,該鎮納入議事清單的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有73個,已解決68個。
“所謂‘眾議眾調’,就是我們接到群眾訴求后,組織多部門共同參與調解,與群眾共同商議,達成共同認可的合法的解決方案后,組織落實。”夏張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陳濤介紹。近日,中央政法委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夏張鎮入選。
創新“眾議眾調”工作法是泰安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泰安市委政法委創新推行以“融合部門最大化、融合機制最優化、融合效能最佳化、與網格管理相貫通、與議事協商相融通、與幫扶救助相聯通”的“三融三通”模式,建立縣、鄉、村“一站式”矛調中心,讓群眾“只進一扇門,不再跑兩地”,擦亮叫響“泰好調”工作品牌。今年以來,全市各級矛調中心共受理矛盾糾紛11494件,已化解11442件,化解率為99.54%。
走進岱岳區“一站式”矛調中心,51個部門已進駐,開設十幾個辦事窗口,它們全部接受中心調度派遣,實現了“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前段時間,依托“一站式”矛調中心成功調處了大河小區500戶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糾紛。
“要是走法律訴訟,需要一人一案,光這一起糾紛就是500個案子。”岱岳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張輝說,經過分析研判,在中心的協調組織下,區房管中心聯合法院、公安、司法局、國泰民安調解室經過深入調解,最終將這起矛盾糾紛案成功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泰安化解矛盾糾紛并不是簡單地“一化了之”,而是堅持“一幫到底”“事心雙解”原則,對生活困難當事人廣泛開展民政救濟、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綜合救助,實現了紓民困、解民憂、暖民心。
“我們在全市打造了‘泰匯救·心泰暖’社會綜合救助平臺,將平臺與‘一站式’矛調中心相聯動,把發生矛盾糾紛的困難當事人納入救助范圍。”新泰市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徐萍說。
家住新泰市果都鎮的張女士與丈夫因家庭矛盾造成婚姻破裂。離婚后的張女士平時僅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再加上兩個女兒還要上學,生活陷入困境。
新泰市“一站式”矛調中心了解情況后,立即啟動困難群眾協調機制,召集民政局、教體局、團市委、果都鎮等部門、鄉鎮參加聯席會議,實施綜合救助。現在,張女士一家被納入低保范圍,每月可領低保金1350元;團市委還為兩個孩子打造了愛心小屋,配備了雙人床、衣櫥、學習桌、電暖氣等物資。
據介紹,今年以來,泰安市各級矛調中心共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2867件,發放臨時救助金、司法救助金1200余萬元,開展社工服務、志愿服務2.3萬余人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